个人认为,治好很难。心脑血管病大多数都和生活习惯,日常饮食有关系,还有基因本身。再好的药品都是起到一定的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不会从根本上让病情消失。
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常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那么心脑血管疾病可不可以治好呢?这个关键要看是怎么理解“治好”的意思。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 亿,其中脑卒中1 300 万,冠心病1 100 万,心力衰竭450 万。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那么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怎么治疗的?能治好吗?
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分为急性发病期的救命等治疗和后续的康复治疗和巩固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在时间窗内有溶栓治疗,冠脉支架手术治疗、冠脉搭桥等手段,使其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并且借助心电监护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病急性期的直接死亡率已明显改善。而后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活治疗,改善预后,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病情再发。从心脑血管病病死率、再发的二级预防角度来讲,目前是有了很多规范化的治疗手段,可以说是大部分情况下能“治好”这些疾病。但目前的所有治疗都不能根治心脑血管疾病,需要药物终生维持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而且,对于后续的心衰治疗、脑卒中后续的康复治疗虽然也有一些方法和先进手段,但整体效果仍不理想,也许将来随着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等的发展,可能真的能彻底治愈这些疾病。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如何理解疾病的治愈,比如说癌症治疗后,常以5年生存率来说治疗的结果,也就是说这种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
心脑血管病其实也是类似,经过治疗后解除了急性期可能带来的风险,接下来就是要阻止与延缓它的发展和急性发作,这便是最有效的治疗。因为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并不能完全去除它发生的病理基础。
心脑血管病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斑块的形成,这是一种血管的病理改变,是由于血管内皮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酗酒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损伤,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大量沉积在血管壁中,并经一系列炎性反应而形成。
这种反应破坏了血管原有的正常生理结构,使血管发生了病理性的改变,且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改变,由它所引起的血管狭窄或是堵塞,可以通过治疗得以改善,但无法消除已经发生的病理状态,所以要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难以做到的。但以现有的医疗技术,只要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血管的这种病理状态的继续发情,从而起到防止心脑血管病发作的目的,这也便是对心脑血管病最好的治疗。
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坚持治疗是必须的,对能加重心脑血管病及促进其发展的各项指标要严格控制:
- 血糖 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 血压 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血脂 总胆固醇要控制在3.1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
此外,还应做到戒烟限酒,饮食清淡少盐,每天坚持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生活规律不熬夜等,能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病的进展及发作,即是最有效和成功的治疗。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心脑血管病,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缺血、梗死的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脑梗塞、脑出血。治疗上分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的急救,和慢性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干预。
一,冠心病:
1,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疼、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抬高的心肌梗塞、冠脉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