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无知,随手抓了一大把巧克力,结账的时候傻眼了,直接灰溜溜的走人,巧克力也没要了,当时确实是有些尴尬。
记得那还是2005年左右刚刚从学校出来不久,有次和朋友去一家小超市买东西,看到货架上有巧克力,看着很小一块,上面写了标价开始我一直以为是一块钱一块,后来才知道是被东西挡住了后面的那个0,原来是十块钱一块。

当时想着这么小一块,一块钱应该差不多,很多这么小的糖才几毛钱。也就没有多想,抓了一大把往收银台走去,结果人家一扫告诉我几十块钱可把我吓一跳,那个时候一个月工资才两千来块钱,这一把巧克力就顶我一天的工资,肯定不舍得买了,主要是自己也不敢相信这玩意儿会这么贵的。
最后只好和收银员说不好意思没有带那么多钱我不要了行不行?人家也没给我好脸色看,但是好在说不要可以的,只是我转过身之后也给我冷嘲热讽了一番,也就不和她去计较了谁叫咱有错在先呢?罢了罢了!

这件事情很久了我都记忆犹新,也让我后来经济条件好些了去买了一盒巧克力弥补了那次的遗憾。所以也告诉我们买东西还是要看清楚价格,要不然买单的时候让自己措手不及那就不好了,要是面子薄不好意思不要那就亏大了。
有,一块雪糕太贵了,听到价位我就后悔了。
在万达吃完饭,和4岁的女儿溜达,看到雪糕,女儿就想吃,店员说是水果雪糕,我看着也挺不错的,各种水果的都有,女儿就选了一个很普通的西瓜味的雪糕,店员包装好交到女儿手里。
我知道万达的东西贵,让女儿吃,我也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一块雪糕最多也就十几块钱吧!拿起手机要结账,问多少钱,店员说:“30元。”
这是什么雪糕啊,30元我能买三个西瓜了。如果是哈根达斯,我认,但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小店铺,就敢卖30元一块的雪糕,我也真是无语了。但没办法,孩子已经吃了,只能付款了。
孩子吃了一半就不吃了,说是不好吃。剩下的我吃了,真的是一般般。
真的不知道店家哪来的勇气卖那么贵,这就是一锤子买卖,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随后就发了一个朋友圈:普通小店里的雪糕,30元一块,超乎我的想象,现在的雪糕都那么贵了吗?挣钱吧!否则一块雪糕都吃不起了。
朋友给我评论:我知道,我买过一次,以后每次带着孩子去,都是绕路走啊!
其实不是说30元太多,而是一块雪糕真的就值30元吗?
其实东西贵不贵,不是看钱的多少,而是东西本身的价值值不值那个钱。
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被她家里人夸赞的有些内心膨胀,夸下海口说带着他们去吃大餐,结果女友弟弟指定的饭店令我难堪
去年7月份,赶上学校放暑假,我就跟着交往了四个月的女朋友回了一趟家。这是我第一次去她家,所以提前买了一身3000多的西服,还准备了一车的礼物。
在我印象里,女朋友的老家苏州应该是经济很发达的城市,可是没想到在苏州原来也有房屋很老旧的农村。这让我一下子有了底气,感觉自己算是大城市杭州来的男孩子,应该不会被嫌弃。
我和女朋友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一进门,就看到在她家不大的院子里站满了人。女朋友的弟弟十分勤快地来帮忙拿礼物,一口一声“姐夫”地叫着,让我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进了客厅,我还没来得及坐稳,女朋友的爸爸就跑过来递给了我一个苹果,她的妈妈则招呼着我把西服脱下挂起来。我心想着,她家里人还挺不错,第一次见面就这么热情,应该不是很难相处得那种。
女友向我一一介绍了家里的三大姑七大姨,每个人都很友好地和我打招呼、握手。尤其是她的奶奶,笑脸盈盈地盯着我看,目光中透露着满意和肯定。
我和大家伙一一问好后就坐下了,这个时候她的大姑先开口问话了:“小伙子长得真精神,听说你是在杭州做校长的?”
“没有,没有,阿姨。我就是开了一个小的培训班而已,哪里什么校长不校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