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女娲之肠是什么意思?
古人所谓“荒诞不经”,就是认为其中包含有许多神话而又不可考,比如对“昆仑”“西王母”的记载,似乎也包括对女娲的记载。
古人,称“四至”之外为“荒”。“大荒”,就是“边界”之外寥廓的边远之处。
《大荒西经》,记载的是“中土”以西的山川、氏族、物产和传说。其实,这里面既记载了周族的起源,也讲到了夷狄二族的发展,还讲到了轩辕台、西王母、夏启《九辩》《九歌》及太阳、月亮的运行,等等。
实际上,其内容并非“荒诞不经”,而属于西域包括周族先祖的古老传说和记忆。
关于“女娲之肠”,就是夏族、周族(周族自认为夏族之后,二族又都是起源于夷狄),关于“创世纪”和“母权社会”的古老传说。
女娲之肠,从字面意思理解有点匪夷所思,不知从哪儿下笔,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才知道是指正宗的血缘关系,嫡系后裔。人一出生贵贱尊卑早有定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实都是封建社会给人民带上的枷锁。
女娲之肠,意思是正宗血缘关系、高人一等的嫡系后裔。表示贵贱已定,尊卑有别。是古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思想的源头。
如果只看“女娲之肠”这个词,的确匪夷所思不好解释。
无独有偶,在《山海经》中“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一段。刚好可以作对比,有助于理解“女娲之肠”。
先看“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
这段话的前面,是南方诸侯个个尊敬的颛顼帝的儿子的封地“淑士国”(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想想,淑士,是不是指彬彬有礼的君子,知道尊卑有序。
后面是负责日月在茫茫宇宙运行的大神石夷(司日月之长短),接着是无拘无束任性而为的“五采之鸟”,叫“狂鸟”。
看看这里,五彩“狂鸟”刚好与“女娲之肠”变的10位神仙的“横道”对应。
于是,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十个神仙,是女娲的嫡系后裔。他们出身名门大族,拥有一望无际、盛产五谷杂粮而肥沃广阔的土地,日子过得很是逍遥快活。就因他们出自名流正派,是伏羲、女娲的直系后代。
在这片逍遥快乐的富人区,哪怕邻居,一边是颛顼帝的儿子,一边是监督太阳、月亮工作的大神,以及自由自在的五彩凤凰。十位神仙走在大马路上,无论碰到谁都昂首阔步,高他们一等,走路简直是横着走,霸气侧漏。左邻右舍看见了,都得向他们毕恭毕敬行礼问候。
再看《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无断子,食鱼”
任姓,意思是赐姓。子,指有才有德而受人尊敬的人。
意思是,有肠之地的人,血缘高贵,住高楼大厦的富人区,日子滋润,过得像快活神仙一样,有吃有穿有地位,挺直腰杆做人。
无肠之国,与伏羲女娲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自然惨不忍睹啥也没有。那里就是破烂不堪的贫民窟。不仅仅没有广粟与沃土、连饭都没有吃的,甚至连姓名都没有。
他们的子孙的确也是绵延不绝,代代相传,只可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祖祖辈辈没有一个有才华有仁德、能挑起大梁、值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