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上有冲突,李梅有办法解决。可是生活习惯上的冲突,李梅实在无法接受。
家里铺的木地板,谭修和老伴从来不拖。李梅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到家还要陪孩子看书,拖地,十分辛苦。
她让公婆有空把地板拖一下,谭修却他们每天都要在地上走,就算拖干净,踩上去还是会脏。
谭修在老家住的时候,只要东西没地方挂,就在墙上钉钉子。
他来到城里,发现东西没地方挂就在墙上钉钉子,客厅里、厨房里、卫生间里,到处都是木钉和铁钉。李梅看到瓷砖被钉子弄坏,给他买了粘钩。可谭修认为这种钩子不结实,说什么都不肯用。

谭修还在家门口的墙上钉钉子,上面绑了一根绳子用来晒衣服。李梅觉得邻居每天上下楼梯,谭修将衣服挂在门口很不美观,可谭修觉得自己这么做就是节俭会过日子,是李梅太挑剔,只知道美观好看,不懂如何过日子。
更让李梅生气的是,谭修还喜欢捡垃圾。孩子上幼儿园后,谭修和老伴每天都出门捡一些瓶瓶罐罐带回家,有的伞和床垫都是坏掉的,谭修觉得还能继续用,就都带回家。家里没地方放,谭修就把垃圾塞到床底下。
冬天天气冷,没有苍蝇,到了夏天,家里都是散落的垃圾,不仅招苍蝇,味道也十分难闻。
李梅从小爱干净,她发现家里没处下脚,就会大扫除,把家里彻底清扫一遍。她告诉公婆,家里不缺钱,他们没必要这么节俭。
可李梅前脚把垃圾扔了,谭修后脚就把垃圾捡回来。接连几次,李梅实在忍无可忍,她对谭修吼道:你们要是再这样,就回老家住吧,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谭修却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儿子家,我儿子都没赶我出去,你凭什么赶我?
李梅被谭修的话气笑了,她告诉谭修,这套房子是她爸妈付的首付,房产证上写的是她妈妈的名字,谭修和婆婆一分钱没出。她让谭修住进来是情分,不让他住进来,他也无话可说。
再说了,她的收入比谭明多一倍,孩子和家里的开销都是她的,这个家真正的主人是她,不是谭明,她有权利让谭修离开。
谭修气坏了,他怒气冲冲地给李梅的父母打电话:亲家,我说当初你们怎么这么好心给我儿子买房子,还让小两口搬到新家住。原来你们没在房产证上写我儿子的名字,你们这么做就是想让我儿子在家里抬不起头,让他处处受你女儿牵制。

谭修还认为李梅拿房子说事,就是看不起谭明。如果她不想离婚,就要接受这样的生活。
再说了,在城里这几年,他和老伴一直帮忙带孙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李梅作为儿媳妇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孝顺。谭明都没赶他走,李梅凭什么赶他走?
李梅让谭明当着大家的面说句公道话,谭明一直在旁边打游戏,李梅催促他好几遍,他才不耐烦地说:他是我爸,你让我把父母赶走,我做不到。你们都互相忍耐一下,行不行?
谭修认为李梅太强势,坚持让谭明和她离婚,可谭明却低着头不再说话。谭修气愤地指责谭明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早知道会有今天的日子,我当初就不该供你读书,这样你就不用考上大学,也不会碰到她了。

谭修还多次对谭明说:我每天吃得不多,花钱也很节省,我住在你这里,我觉得老有所养,很光荣啊。我要是回老家,我的面子往哪搁?我总不能告诉他们,我是被儿子儿媳赶回家的吧?
谭明见父亲还是不肯搬走,李梅又情绪烦躁,每天要么不回家,要么回家就甩脸色,只好给四个姐姐打电话。
四个姐姐也很无奈,他们说过很多次,让谭修搬到她们家住,谭修有四个女儿,在这个女儿家待够了,可以去另一个女儿家。
可谭修认为养儿防老,去女儿家住太丢人。
谭修提出一个条件,老家的房子早已破旧,他希望李梅出钱把老家的翻修一下,只要李梅肯出钱修房子,他就和老伴搬回去住。李梅从从卡里取出6万块给了谭修,谭修才收拾东西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