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不一般,“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有没有科学道理?
老祖宗留下重要的谚语:“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这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因为这些地方在冬天是特别寒冷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冬天到了,会有很多人去世,一时之间,多了不少坟头。这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这在古代,可能确实是常见的情形,比如确实出现不少老人在冬天去世的现象。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谚语,然后就流传了下来。
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时候太冷了,而且人们没有更好的御寒措施。

虽然现在也一样很冷,但是东北很多人家都在家里装了暖气,出门还会穿上羽绒服、羽绒裤、带绒毛的皮靴子等。
在古代,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多普通人是受不了寒冷的。
再加上老人本身的抵抗能力就很差。
所以身体支撑不了,可能就会生病。
其实,那些病在今天看来并不算什么大病,可能就是咳嗽、感冒、发烧等。
但是当时治病的手段和技术没有现在先进,那老人治不好病,拖着拖着就因病去世了。

那为什么“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呢?
这意思就是指当出现“立冬头碰头”的时候,这一年的冬天就更冷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先来看看“立冬头碰头”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老祖宗很有智慧,自古就研究出来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民根据节日来耕种。
在“二十四节气”时间表上,我们能看出来“立冬”就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今年的立冬是11月7日。

这一天是农历的十月十四。
而十月就对应着十二地支里的亥,也就被称为亥月。
而“亥”在十二地支里是排在末位的。
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圆环,从“子丑寅卯”那里转一圈,最后一位就是“亥”了。
既然“亥”排在末位,这就算是一个“头”了。
这就是指“立冬头碰头”里的一个头。
那另外一个“头”是什么呢?

原来,11月7日这天是甲子日,而甲子日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意思。
这就相当于另一个“头”了。
所以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就有了“立冬头碰头”的说法。

那“立冬头碰头”到底好吗?
其实对农业生产是很有利的。
因为寒冷就意味着雨雪比较多,那对于农作物的生产是很有利的。
自古以来就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大家都是盼着冬天里多下几场雪的。
当然,也不能太大,不然就成了雪灾了。
只要是对农业生产有利,那自然是很好的。

那会不会因为寒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呢?
我觉得不会的。
因为现在大家的御寒条件是非常好的。
现在的房子也比过去更保暖。
我老家在农村,后来搬去了镇上的小区里,一到冬天就特别温暖。
小的时候,真的觉得房间里冷飕飕的,穿的棉袄也漏风,一点都不保暖。
夜里根本就不敢出去上厕所,全都是把尿壶放在房间里的。
现在早就没有那样的情况了。
在农村,尿壶早就被淘汰了。

大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房子都是用保暖材料涂在墙上的,房间里是特别暖和的。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也比过去好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