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不一般,“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有没有科学道理?
到了冬天,有很多人还专门跑到东北去旅游呢。
你看,这么冷的天,大家都不怕,这正说明人们的身体素质和房屋里的防寒措施比过去要好多了。
综上所述,“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在东北,山里的老人通常都会用“过冬”来形容自己,这是因为东北的冬天特别寒冷,身体免疫力不强的话,很容易患病,因而东北的冬天是很难度过的,所以老话才说,“过年如过关”。
我身边有很多老人,都是在冬天去世的,自古东北就有“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的说法,就是因为冬天一旦遇到“头碰头”,那么这个冬天就会格外寒冷。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的意思就是需要收藏,不仅需要把秋季的粮食收藏起来,也需要咱们老百姓,平时多在家“休养生息”,因此东北的冬天,很少能够看到人们在街上活动。
下周,也就是11月7日18点45分,我国即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就是立冬,立冬是我国24节气中第19个节气,是万物休养生息的日子。
右上角的关注随手帮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01.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是什么意思

老话说,“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主要的意思就是就是形容“头碰头”这天如果是立冬,很有可能今年大雪封山,气候格外寒冷。
之所以说头碰头,主要还是从“天干地支”来说起。
我国古代都是采用“干支历”来计算年月,也就是咱们平常听说的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干支历是我国历史悠久并且深奥神秘的观星密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和干支纪时所组成,它不仅可以记录年月日,还可以用于象数和风水等。
其中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按照固定的顺序和固定的循环来记录,一共有60个组成部分,而头碰头中的一个头,就是因为立冬这天,也就是2022年11月7日这天,是甲子日,同时也是天干地支60个组合的第一天,也是60个循环的第一个,因此也是“头碰头”说法中的第一个头。
此外,有些人可能知道当下是农历十月份,而十月份在我国天干地支之中又叫做亥月,不过亥月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农历十月初一,而是立冬这天。
我国二十四节气当中,节是月初,气是月中,亥月对应的节气是立冬和小雪,因此立冬,也是亥月的开始,也是这个亥月的开头,因此这也是“头碰头”第二个头的说法。
在古代,这种亥月的开始遇到了甲子日,那么就是“头碰头”的说法,如今气候升温,冬季很有可能不会太过寒冷,但是在以前,大雪封山的东北农村,遇到这样“头碰头”的天气,别说人受不了,动物也受不了,有时候大雪都能把房门堵住,在这样的自然威力面前,人也是非常渺小的,因此也会有“遍地起坟头的说法”。
02.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的说法如今看来没有科学道理

在我看来,当下这句话可以说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如今别说寒冷可以去南方过冬,就说因为气候变暖的关系,当下整个冬天都不会太过寒冷,因此“遍地起坟头”的说法,也已经过时。
二十多年前,东北的冬天还依然十分寒冷,尤其到了“三九天”,狂风夹着雪花,在东北也叫做“刮大烟炮”,这种天气别说人了,就是牦牛在这样的狂风之中都难以存活,那种冷是直接能够吹进骨头的冷,哪怕穿再多御寒的衣物,风都能把刺骨的冷吹透。
根据“干支历”来计算,2022年属于壬寅年,壬在天为雪,在地为地表水。而寅呢,气象为风。而农历十月又叫做辛亥,辛在天为霜,亥为地表水。
种种迹象可以发现,不管是壬寅年还是辛亥月,都是风大,雨雪的标志,而这样的天气在东北,就是“大烟炮”的说法,这种天气不仅人受不了,动物也受不了。
以前呢,这种说法根据天气是很有依据的,但如今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寒冷是越来越可以被征服的,我们这边老旧小区都升级保温了,楼前楼后都贴了厚厚的保温,因此即便真的遇到了那种非常冷的天气,防寒还是很简单的。
如今随着供暖的加大以及房屋保暖的推行,即便是真的是遇到了头碰头的天气,也不会出现“遍地起坟头”的情况了,而这就是科技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