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不一般,“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有没有科学道理?
(1)为何有这“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的说法?
看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就要笑了,因为说的这一套,全套用的是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相关知识,和科学毛关系都没有啊!除非,大家公认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都是科学。
但这怎么可能?
我们先按照过去那一套古老的说法聊一聊。
立冬头碰头,辛亥对甲子。
2022年11月7日,立冬节气交接的那一刻,是壬寅年、辛亥月、甲子日、癸酉时,这个点,“水”的力量最强,因为壬、亥、子、癸都属于五行中的“水”。其次木为强,寅、甲都属于木,而辛、酉为金。没有火,也没有土。
立冬“辛亥甲子日”,决定其后的天气情况。“水”强,说明了这个冬季很寒冷。
寒冷的冬季,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个巨大的考验。
从“黄帝内经”等古籍阐述的一些养生学来说,冬季应该注重“藏”,尽量少出外活动。这就有点像“动物冬眠”。
懂得“藏”了,才可以让人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切忌在寒风苦雨中饱经风寒,那会让生命出大问题。
但是,人又不是动物,不能做到真正的冬眠,走亲访友,出门活动,虽是冬天,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些老人的健康就出问题了。
这就是所谓的“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的道理。
仔细想来,好像有点意思,但又没有扎实的根据。
(2)说“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有科学道理吗?

当然没有。
不是某一个冬天,是几乎每一个冬天,去世的人都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在寒冬的天气下,屋外行走时,血管遇冷急剧收缩,回到屋内,血管遇热快速通胀,这就对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者,生命就会出现问题。
当然,有人说了,待在屋里不出去行吗?可以,但是,一些屋内,暖气实在是热,这也不利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
另外,近几十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一些中年人,也有着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冬季也是有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所以说,“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实在没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寒冷的冬天,对心脑血管病人不太友好,确是实情。这是科学道理。
其实,关于立冬头碰头,还有一句俗语,叫“立冬头碰头,寡妇不用愁”。
这什么意思呢?说的是,来年是个丰收年,寡妇都有吃不完的粮食。
看,转眼之间,“立冬头碰头,成了好兆头”了。
所以说,俗语就是俗语,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非得要扯上科学根据,那真的是难以寻觅。
(3)题外话:立冬之后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立冬,说明冬天已经来了,难熬的冬季又到了。
有心脑血管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在严寒的冬季,要注意这么几件事:
一是屋内要保持合理的温度,太冷、太热都不好;
二是出门时,一定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要戴好帽子,戴好围巾,前胸后背要护住,脖颈也要护好;
三是,一些药要随身带着,比如速效救心丸等救命药;
四是,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了。

回到文章开头,“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有科学道理吗?没有科学道理,就是流传的一些俗语罢了。这个无法用科学解释,也解释不出来。
有人说“今年冬天不一般”,更有老人说“立冬头碰头,遍地起坟头”,这里面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今年冬天不一般”
再过三天,就是立冬时节了,有人说“今年冬天不一般”,那确实不一般,有科学预示,今年冬天会出现“拉尼娜”现象,什么是“拉尼娜现象”,也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通俗来讲就是冬季气温低于正常值而夏季气温却高于正常值的气候现象,而夏天的高温我们已经领教过了,冬季大概率会出现低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