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张秉结婚后,便和王岚开始了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早把徐昭佩抛在了脑后。初恋被毁,对徐昭佩的打击可想而知。她痛恨张秉,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挚的爱情。
承圣元年,萧绎即位为梁元帝,徐昭佩从王妃晋为皇妃,后位却一直空着。眼看着只差一步就能登临后位,可这一步又是那么遥不可及,徐昭佩怎能咽下这口气?
萧绎的父亲梁武帝萧衍过于笃信佛教,曾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是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夜以继日,一连讲上七八天才告一段落。皇帝首当其冲,追随者日众。
当时,全国的僧尼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今南京)一地,便有佛寺500余。这样一个人,哪里再有精力管理国家呢?最后,终于酿成“侯景之乱”。

建康城破,萧衍被幽禁而死。“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湘东王的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
梁元帝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父亲梁武帝萧衍的影响,身着布衣,饮食唯豆羔粗粒而已。
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梁元帝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他也属于学者型的。
梁元帝久滞江陵而不回驾建康,使得与梁国接壤的西魏大起恐慌,以为梁元帝意在进攻西魏。于是,紧急整饬军备,打算向江陵用兵。
经过周密部署,西魏大将于瑾领军5万直逼江陵。而此时的萧绎在干什么呢?这位沉浸在老庄之道中的皇帝,正集合百官大谈玄学。及至敌兵攻城甚急,他登城近视敌情,还口占一诗,群臣中竟然也还有唱和的人。

南城已陷,火光冲天,梁元帝来到东阁竹殿,说:“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命左右尽烧古今图书14万多卷,用宝剑狂砍竹柱,仰天长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这是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最大的毁灭文化的事件。
据说徐昭佩虽算不得美丽,却非常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却嫁给了对自己没有兴趣,且整天沉醉于玄学中的夫君。
虽然徐昭佩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一点儿兴趣。为此,她难免郁郁寡欢。
后来,她发觉皇帝喜欢的是舞文弄墨,研究玄学佛法,平常与一些很著名的文人雅士在一起,还与很多高僧法师等高谈玄学佛意。
于是,她尝试着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走进丈夫的生活圈子,以此来改善夫妻关系。她一改常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丈夫的诗酒之会,经常与萧绎左右的文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不过,这些人个个清高自傲,一个小女人在这些重量级的知识分子前面,一点小才气也显得微不足道。即便她是皇妃,又算得了什么呢?
浓妆艳抹参加士林馆的学者论坛无人理睬,素面朝天出席萧绎的作家诗酒之会也不招待见。对于她精心修补夫妻间感情裂痕的努力,梁元帝竟然视而不见,丝毫不为之所动。孤独和伤心几乎让她绝望。
物极必反。女人到了这一步,反复争取也没有得到,很容易就会选择报复。只不过徐昭佩的报复方式有些令人意外。
《梁书世祖徐妃传》载:“世祖徐妃讳昭佩,无容质,帝二三年一入房室。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皇帝二三年才临幸她一次,而她迎接皇帝的却是在化妆时故意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妆”。
这种做法岂不是糟蹋自己的美丽吗?表面看来是这样,然而,这正是徐昭佩报复皇帝的独特手段,既是泄愤,也是戏弄、羞辱独眼的皇帝。

侍女们生怕徐昭佩的做法会激怒皇帝,后果难料,但徐昭佩却是摸准了梁元帝的脾气。她断定丈夫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暴怒,顶多把她逐出宫去。反正过的是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还不如另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