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仔细品一下孙悟空这句话:你见他那等容貌。说明即便是孙悟空,石头里蹦出来的,也承认白骨精漂亮。可见白骨夫人生前对美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对美的理解,西游记里所有人,白骨精那是大姐大。
就在唐僧面红耳赤的时候,孙悟空打倒了这个女子,于是唐僧开始念咒。
走到这里,孙悟空已经陪伴了唐僧许久,并且上一站就是万寿山五庄观,刚吃完人参果。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本事,唐僧是很了解的。实际上此时绝对不存在孙悟空说这是个妖怪,唐僧不信的问题。真正让唐僧恼羞成怒的是孙悟空看穿了他对女色动了心,还不留情面、大庭广众的说了出来。
第二打,是尸魔化成了老妈妈来寻女儿。孙悟空是二话不说上去就给打倒了。又被唐僧念了几十遍紧箍咒。首先唐僧是刚才的气还没消利索,你说你,看见老妇人过来,也不跟师父解释,上去就打,太不把师父放在眼里了。
最后是尸魔化成了老丈,等唐僧一行上门。孙悟空准备打之前有过这样的心理活动: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孙悟空想的是先打了,然后再哄哄唐僧也就过去了。然后念起咒,招来土地山神,把尸魔围住,一棒打死,一代美学大师,香消玉殒。而后来的发展也是按照孙悟空预期来的,唐僧看见地下躺的是粉骷髅,也就信了孙悟空。
按理说这就没事了,但孙悟空千算万算没算到这时候猪八戒捅了他一刀。猪八戒告诉唐僧,孙悟空就是打死了人,骷髅是他使的障眼法。这唐僧才又发作的,在念咒的时候,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唐僧最后之所以一定要赶孙悟空走,是怕他再打死人连累自己。而且大家仔细再看看前半句,荒郊野外你打死三个人,没有报案,没人作证。实际上唐僧这句话的后面按照现在的语法应该再加上几个字:这倒也无所谓。
在荒郊野外打死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要是跑到城里再打,就会连累了我。这是唐僧这句话的意思。
电视剧、戏曲里面演的热闹,给人的印象是唐僧死活拦着孙悟空,不让他打。原著中,就第一次稍微拦了一下,然后被孙悟空一顿抢白,在唐僧惭愧的时候,孙悟空就下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唐僧压根就没拦。
而唐僧之所以恨孙悟空,第一次是因为被说穿了心事。第二次是孙悟空擅自行动不尊重自己。第三次是受了猪八戒的挑拨,怕以后受连累。白骨精的死活,唐长老并没有特别在意,动凡心也是对着尸魔的假相,而且还是一瞬间。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相信很多人都对唐三藏再三阻挠孙悟空打杀妖精的事有所不满,而更令人发指的是,之后竟对孙悟空念了数十遍“紧箍咒”,让孙悟空头疼得满地打滚。究其缘由,原来是因为唐三藏前世与白骨精有过一段情缘。
话说佛祖选定他的弟子金蝉子作为取经人投胎入世。然而金蝉子前八次取经,都被道教派的天庭势力所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天庭派下卷帘大将守在流沙河将其吃掉了。后来,金蝉子(注:投胎为人后当然不叫金蝉子,但为了便于叙述,依旧以金蝉子相称)第九次投胎,落户在白虎岭一户农家。都知道,金蝉子每次投胎为人都是克父克母的,这毋庸置疑,从《西游记》就可得知。因此很快就成了孤儿。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了。这户农家的主人姓白,夫妇俩只有一个女儿,闺名为白孤静,生的丽质可人、活泼伶俐。于是金蝉子就与白孤静一块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