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就这样诞生了!
这样好啊,只要你姓姬,说明你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是一家人。
姬姓产生后,别的村有样学样,村里有条姚水的就姓姚,村里有条姜水的就姓姜。
另外还有一个附属于这个姬姓村的小村子的村长,去求这个女村长:领导,要不赐我个姓吧。
女村长一看,我待你跟视若己出,行吧,就赐你为子姓。
于是姓子的出现了。
由于这会是女权至上的母系社会时代,这些姓大多都带个女字旁。
也就是说姓其实就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这种村被称为母系氏族。
时光荏苒,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子姓村村长的儿子们决定不再当妈宝男了,想出去闯闯。
没办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男人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越来越有能力、有必要开始掌管村里大权了,男人地位开始上升了。
于是女村长的儿子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家人出去闯荡。
很多人闯出了一番大事业,建立了自己的村庄,这种村被称为父系氏族。
这样一来,女权至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度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这个时候村长由男人来当了,这个男村长觉得自己这个子姓,只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这不够威风,明显不符合他高贵的地位。
于是他决定再加一个名头。怎么加呢?
这个男村长是他妈最大的儿子,排行为孟。
于是他决定以孟为氏,孟氏、姬姓就成为他的最新的名头!
他的弟弟们一看,这个好,多威风!于是他二弟以叔为氏,最小的弟弟就以季为氏,孟氏、叔氏、季氏就这样诞生了。
而他的儿子们因为创业成功,成为了旁边宋村、萧村、乐村、华村等村的村长,于是他们觉得自己一直挂着老爹的名头,显得太啃老了,也要有自己的氏,于是就有宋、萧、乐、华等为氏。
还有的儿子因为住在村子东南西北各个地方,于是又出现了东门、西门、南宫、北堂等氏;
还有的儿子因为当了主管村里各种各样的官,于是他们就以自己的官为氏,出现了司马、士、司徒、中行等氏;
还有的儿子因为自己是杀猪的、卖陶瓷的、刷漆的、算命的,于是就以自己的职业为氏,出现了屠氏、陶氏、漆氏、巫氏等氏;
还有的儿子,因为父亲字高富,绰号大帅哥,于是就以父亲的字和绰号为氏,出现了高氏、帅氏、富氏;
还有的儿子因为十分受父亲宠爱,他父亲就赐给他一个氏,你是好儿孙,那就以孙为氏,于是出现了孙氏、好氏等氏;
而他的小儿子,更搞,因为父亲死后埋在山上一个叫若敖的地方,于是就有若敖为氏。
而这就是氏的主要来源方式。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很多氏,但是大家的姓都是一样的,都是子,这表面大家以前都是一家人!
同时为了表明这些人的尊贵身份,名头要挑威风的叫,姓就别叫了,知道就行了,大家都称对方的氏。
比如,我是王氏、姬姓、名旦,字子明,就别叫我姬旦、姬子明了,这是错误叫法。
谁要这么叫我,小心我骂人,也显得你不懂事,没礼貌。
你得叫我王旦、王子明!
这就是孔子明明是子姓,却叫孔子,孔仲尼,而不是子仲尼的原因所在。
千万别叫孔子“子丘”,小心他打人
说到这里,都是大老爷们的事,那村长的女儿们呢?她们有氏吗?
不好意思,氏的诞生本来就是男人翻身做主的父系氏族社会时代来临之后的事,所以氏和你们这些闺女没有一毛钱关系。
你们不能称氏,氏是男人才能拥有的名头,你们还是称姓,子姓。好吧,这个蹩脚的故事就这样讲完了,故事虽然不怎么样,却能说明姓氏的来源。
03、氏的来源
姓来源很简单,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食堂总结一下氏的几个主要来源途径。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祖先的封国、封邑,这是氏最主要来源,周、鲁、齐、韩、赵、魏、宋、郑、卫、燕、曾、黄、秦等等都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