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祖先的字,祖先字也是氏一个主要来源,像丰、印、游、栾、高、乐、向等都是因为祖先的字;
第三,祖先的官职或职业,像司马、司徒、太史这些都是官职改氏,还有就是祖先的职业,如巫、ト、陶、匠、屠等;
第四,祖先排行,古代以伯仲叔季或孟叔季排行,排行也能衍生氏,比如太叔、公孙、公叔也源于此,最有名的则是鲁国三桓,孟、叔、季三氏;
第五祖先居住地或埋葬地,祖先居住在什么地方也能称氏,比如西门、东郭、北宫、南郭等等,像楚国国君楚若敖埋在若敖,后世子孙也有以若敖为氏;
第六,祖先封号或绰号,这个比较少见,向赵衰被誉为冬日之日,后世子孙也有以冬日为氏,赵奢封为马服君,后世子孙就以马为氏。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ih/49b614566e9caf7e.jpg)
周润发版孔子
以子姓为例,子姓共衍化了肖、宋、钟、孔、林、戴、牛、穆、邹、谈、时、宗、晏、乐、庄、边、华、老、鲍、柴、钟离、鲜于、皇甫等式。
而到了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先秦时期的氏,大多都成为了现在的姓。
后来所谓的百家姓,其实大多都是先秦时期的氏。
04、孔氏的诞生
那孔氏是怎么诞生的呢?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孔父嘉!
孔父嘉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的八世孙,宋国第五任国君宋闵公的五世孙。
宋国我们都知道,是商朝的后裔,子姓。
孔父嘉就是子姓,名嘉,字孔父。
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掌管宋国军权的。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ih/4dd16983a3880592.jpg)
春秋形势图
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临死前,舍弃自己的儿子太子与夷,让位给弟弟公子和,是为宋穆公。
宋穆公九年(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病重,他把国中重臣孔父嘉叫来托孤。
但是这次托孤非常头疼,宋穆公为了报答哥哥宋宣公的传位之恩,他放着自己的儿子公子冯不立,把公子冯赶到了郑国,然后打算立了自己的侄子、宋宣公的儿子太子与夷为君。
孔父嘉知道这事很难办,但宋穆公这么坚定,他也没有办法,于是立了太子与夷为宋国国君,是为宋殇公。
宋殇公在位十年,几乎每年都打仗,宋国上下对孔父嘉和宋殇公很不满。
而且宋国倒霉的是,他们打的还是当时最强大的郑国,更要命的是,郑国的国君就是春秋三小霸的郑庄公。
这仗能打赢就有鬼了。
很快,领军作战的孔父嘉被郑庄公打得大败。
郑庄公一看,这个宋国太讨厌了,得想办法整整他。
郑庄公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公子冯回国与宋殇公争位。
正好宋国还有一个大臣叫华父督,他担任太宰,他和公子冯关系非常好,而且他看中了孔父嘉的漂亮老婆,想来个夺占人妻。
于是,华父督与公子冯两人一拍即合,就想弄死孔父嘉
宋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孔父嘉为郑庄公所破,大败而归,国人颇有怨言。
华父督趁此机会,发动政变,杀死了孔父嘉而取其妻,其妻于途中自缢。
宋殇公大怒,华父督又杀了宋殇公,迎公子冯为君,是为宋庄公,宋庄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的爷爷,此后,宋国国君一直在宋庄公这一系打转,华父督也因此权倾朝野。
孔父嘉死后,他的儿子木金父只好跑路,逃到了鲁国。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ih/9162b0dc77e3dc96.jpg)
晋文公出奔图
木金父后来生了儿子睾夷,睾夷又生了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又生了叔梁纥。
也就是说孔子就是孔父嘉的六世孙,宋闵公的十一世孙。
而孔父嘉的后人逃到鲁国后,就以孔父嘉的字为氏,改称孔氏。
这就是孔氏的由来,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叫孔子的原因。
由于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孔子只叫孔丘(氏+名)或者孔仲尼(氏+字),而不是子丘(姓+名)或者子仲尼(姓+字)。
至于为什么叫孔子,子是对他的尊称。
同理屈原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所以他叫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