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说:爷爷总是说家和万事兴,这辈子有缘做兄妹是上辈子修来的,要珍惜!以后即使你们成家立业了,也要经常来往,亲人不走动就生疏了。不互相扶持就生分了,以后如果我不在了,逢年过节有时间你们都要一起聚聚!父亲是老大,所以在我记忆里,每年过年初一的时候,家里特别热闹,二个叔叔一个姑姑每个人都带着配偶和子女过来拜年!
以前总觉得亲人之间就应该是这样的,哪怕闹的再凶,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事后还是会和好,一家人有点打打闹闹是正常的。后面和爱人结婚成了家才知道原来也有亲兄弟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比如我爱人的爸爸和他叔叔就是这样的!
我爱人逢年过节总喜欢叫我回家,然后他跟着我回家,我看他蛮喜欢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有次我问他,你叔叔怎么和你爸闹翻的?
他笑着说:这件事说来话长,我也是听我爸有次喝多了说起过,不过老一辈的事,我不好评论,也没资格评论,但是我和堂弟堂妹平时微信里还是有来往,我希望他们和我能像你们家的表兄妹堂兄妹那样,我尽量做到问心无愧,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也不勉强,我只负责做,能不能像你们家这样,那只能听天由命!
停顿了一会,爱人又接着说:
我祖籍是长沙的,现住城中村那三栋自建房是老妈的户主,我老爸没有落户在这里,他是八十年代跑到这里这创业才认识的我妈。

为什么老爸会来这里了,这又是一个故事,当年他年轻那会,救了一个被车匪路霸抢劫并且要杀人灭口的男人,具体有没有夸大其词,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那个伯伯姓李,他对我爸真的非常好。
那次老爸救了李伯伯后,双方自报了家门,二个人经常互相来往,不是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
后面李伯伯因为工作需要来到了我母亲的这座城市,进了地方电业局,任职地方电业局局长的位置!
那时候的父亲还在长沙的工地上做着工人!
李伯伯写信回长沙叫爸爸过来住段时间,顺便和他聊聊人生!
父亲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来到了这座城市,李伯伯接到他,并且安排他住到了李伯伯分的福利房里,他问父亲,你这辈子准备怎么过?
父亲说:不晓得勒,过一天算一天呗!
李伯伯:没想过赚大钱?娶年轻的堂客?回去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父亲:我一个小学一年级读了三年的人,能做莫子事发大财咯?
李伯伯:你到这里玩几天,我带你去电业局看看,了解一哈情况,到时候再说!
第二天李伯伯带着父亲去电业局看看,看看新建的厂房,办公楼,电站,宿舍,电线杠……
一连看了好几天,然后李伯伯问父亲:老三(父亲小名三伢子)带了看了这么多天你感觉这些基础设施你能做不?
父亲:应该不难,工人我可以找以前的工人,还可以到村里召集一些人,这些我都可以弄,就是冒的本钱勒!
李伯伯:这点你放心,前期安排工人吃住的基本资金我借你,工程本金不需要你出,包工包料,完工后检验合格再给钱,你就告诉我,你做不做得起?
父亲:按你这样子港,果还做不起,那我也太冒用了!
李伯伯:那你回去叫人过来,我先借五千给你,你带起他们过来。
就这样,因为李伯伯一句话,父亲当起了包工头,一直做着电业局的基础工程!
父亲第一个工程赚了三万,八十年代的三万,那是个什么概念!工程款下来后,李伯伯一分钱都没要,他只拿走了他借给我爸的五千块!
然后他继续给我爸工程做,父亲也在这里长期奋斗中!
父亲做了二年电业局的工程后,也试着接了别的单位的基础工程,工程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李伯伯也给他介绍了一个附近郊区比他小十岁的女人。
那女人家里条件很一般,父亲走的早,就剩一个不肯改嫁含辛茹苦拉扯几个儿女的寡妇,这个女人上面有二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她就是我妈)
那个年代很老套的桥段,爹死娘守寡,老大老二结婚后立马分了家,剩到大姑娘帮老妈养家,这时候如果有人肯帮她,别问愿不愿意嫁,要问就是一个字(嫁)!
父亲就这样到这里成了家,因为父亲在长沙还有祖业,所以没有选择落户,母亲也没有选择迁出去,所以她有权利在这里批地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