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大部分的人以为,摆渡人就是一个慈祥的人,摇着小船,唱着歌谣,把你送到彼岸。
其实,真正渡你的人,不会让你一直好过,而是让你在风雨中成长,历尽磨难之后,还能保持一颗渡人的心。
正如《史记》中的一句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渡,是一个人自我成熟的过程,也是外人反复锤炼你的过程。遇到过绝路,才知道活着真好;遭遇了贫寒,才珍惜当下的富贵。
我们到了彼岸,回头看,就会明白,来害你的人,也是来渡你的人。

01
孤立你的人,让你学会独自走路。
18世纪,俄国有一位少年,名叫齐奥尔科夫斯基。
他很小的时候,因为患病,导致双耳几乎失聪。因为身体的缺陷,总是被同伴嘲讽,同学们把他孤立起来。
12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生活陷入了贫困。
一个人,孤零零地走路,只有影子陪伴。但是他没有伤心、抱怨,而是把时间放在读书上,还琢磨着做成了一个量角器,开启了探索距离的奇妙旅程。
后来他去了莫斯科求学,很多的时间,消耗在了图书馆。
现在,我们把他称为航天之父。
如果你要有所作为,就得靠自己,走自己的路。因此,被人孤立,不见得是坏事,而是让你比同伴更早知道“靠自己”的理论。
猛兽喜欢独来独往,蚂蚁和苍蝇喜欢群居。有人害你失去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也没有关系,说明你正在变得强大。
02
打击你的人,让你有了防御功能。
日本有一个武士,他学艺的过程有些特别。
他的师傅没有直接教他如何用剑,而是让他去烧火做饭、劈柴等。
当他在厨房做饭、在院里劈柴时,师傅就从背后偷袭他。他就地取材,拿起锅盖挡住师傅的偷袭。
后来,武士有了随时防御的能力,一举成名。
有一种战术,叫“以守为攻”。遇到强悍的对手,你不要硬碰硬,而是举起手里的盾牌,甚至躲到一边去。
如果你身边的人,总是想出一切办法刁难你,别担心,他们正在帮助你提升防御能力。如果你防御能力不行,一次次被伤害之后,会练成“铜墙铁壁”。
外人攻击你的,恰好是你的弱点。也就是你需要注意和提升的地方。
一个人连自己都保护不好,却要想办法去攻击别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你自己强大了,外人才会对你好。

03
纠缠你的人,让你随时保持警惕,还放大了格局。
谁都害怕遇到纠缠不清的人。正所谓,不怕遇到贼,就怕被贼惦记。
可是有的贼人,就是记住你了。此时,你要记住一句话“居安思危、握手言和”。
春秋时,晋国的大夫赵襄子,打败了智伯。
智伯手下的一个门客豫让,费尽周折要报复赵襄子。
豫让通过改变自己的容貌、声音来迷惑外人,然后悄然潜伏到赵襄子身边。
有一次,赵襄子路过赤桥,随行的马受到了惊吓。他说,应该有刺客在周围吧。士兵们搜索一番,发现豫让在桥下。
赵襄子被豫让纠缠了很多回合,但是他没有生气,而是好言相劝,化解矛盾。同时,他允许豫让刺破自己的衣服,完成其效忠智伯的心愿。
再看一个反面的故事,就知道“警惕、格局”有多重要了。
一头在草地生活的驴子,到了有山林的黔地。驴子没有看过老虎,因此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最后成为了老虎的盘中餐。
险恶的生活环境,可以伤害到你,但也会让你“乱中求生”。在武侠小说里,一些高手,睡觉都抱着剑,这就是对付“江湖”的最佳办法;遇到对手,也会“不打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