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渠道,二百公里以内的一级农批市场或者最近的二级农批市场。
前提:
1:最低必须有两个人。
2:做好考察工作,学习经验。
3:一般乡镇也就三四万人,如果有几家大型超市或者农贸市场已经有同等规模的从业者,需慎重。
二:
在农村收购应季农副产品拉到县城批发市场批发,或者到小区门口,夜市摆摊,买一辆电动三轮或者二手小货车即可,投资10000——30000。
三:
1,如果附近有蔬菜,瓜果基地,可以考虑做代购,赚佣金。在一亩田,惠农网等平台发布信息。投资一个二百平米的钢构大棚,大概投资150000左右。
2:如果附近有以上资源,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直播卖货,基本等于零投资。前提是必须口齿伶俐。
3,可以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合伙,搞蔬菜水果批发。前提是进驻什么样的批发市场,必须考察好。四五个人,两三个人负责批发,两三个人负责发货。这好似报团取暖,创业,前期一人五六万就够了。如果积攒了一定的经验,做得好,可以转战全国产地和农批市场。
4,成立蔬菜瓜果合作社,注册自己的商标,和农民签订销售合同。
至于做豆腐,卖烧饼,卖早点,开饭店,估计到处都是饱和状态,竞争激烈,也赚不到什么钱。
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难做。如果是新手小白,刚入行,一定要做好前期考察,慎之又慎。
乡镇最有前景的10种生意:
1、幼儿园。2、快递站点。3、物流站。4、劳动力中介。5、饲料加工。6、农机租赁。7、卤菜店。8、临期食品店。9、农资农药店。10、废品回收。
烤面包,在乡镇市场最好,我镇做烤面包的,生意好得很,天天要卖得干干净净,就几个小时卖完。
今年清明节,我回了一趟老家,办完事后,我和妻子一起去了老丈人家,老丈人家就在小集镇边上。因为我们打算第二天回昆山,我老婆想买点老家的黑猪肉带回昆山,说老家的猪肉香,比外面买的猪肉好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于是,我陪着她一起去镇上走了一圈,虽说已经清明了,但早上的气温还是很低,和气温一样低的,是小镇上的人气。与春节时候的热闹景象相比,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的冷清,出摊的寥寥无几,就连那些门店里,也看不见几个人。
关键是偌大的小镇上,无论是做买卖的商家,还是买东西的顾客,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和老婆去了一家鲜肉店,他们家的生意倒是很不错,买肉、买骨头、等着搅肉糊的有七八个人,我们不着急,等着店主先忙别人的。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老板这才带着歉意跟我打招呼,问我要点什么,就在我老婆买肉的时候,老板娘走了过来,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之后,问我家是哪个村的?是不是叫某某某?
我点头告诉她我就是某某某,家在哪里后,她笑着说,我看着你脸熟,我是李香,有印象吗?我们小学的时候还是同学呢!
李香这个名字我是知道的,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不光是同学,还是同桌,后来小学毕业后,我去镇上读初中去了,她却辍学回家了。我仔细辨认了一下,还真的是她,太意外了,完全没想到。
我老婆差不多买了十斤五花肉,又买了十多根小排,让李香的老公帮我们剁碎了。我看到李香家不光可以搅肉糊,还可以加调味料、葱姜蒜、鸡蛋、淀粉,用机器直接给搅拌成半成品的肉圆原料,买回家后,直接加工就可以做成肉圆了,真的是省时省心省力。
联想到我父亲年纪大了,牙口不怎么好,平时就爱吃个肉圆啥的,我当即决定再买十斤肉,搅肉糊。李香边加工肉糊,边和我们夫妻俩聊天,她说她们两口子曾经在无锡打了十多年工,后来因为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学,爷爷奶奶管不了,他们才不得已回了老家。
我说你们在老家也不错啊,孩子老人都能照顾到,钱还不少挣。
李香的老公接过话头,好啥呀?也就那样吧!家里都是些老头老太太,平时一天都见不着几个年轻人,这时间长了,反应迟钝,感觉自己都快变成老年人了。
李香家的店里不仅卖鲜肉,也卖鸡排、鸡丁、鸡腿等,现在又成了好几个平台的收货点。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就在网上下单,买些老人们爱吃的蔬菜、水果以及日用品啥的,送到李香家店里,再电话通知家里的老人来店里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