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两张图片,是笔者从群看到宜昌市各区县1至7月的部分经济指标,同时,这两项数据也是笔者最关心的经济指标。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现在的增加值,离不开过去一定时期内的投入。
如果说,工业增加值代表了现在,那么固定资产投资则是代表着未来。换句话说,这两项数据,是检验一个地区现在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数据。
通过以上两个经济指标我们可以看出,2021年1至7月,伍家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55.7%,位居全市第一;而当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仅8.9%,居全市倒数第一。再来看看固定资产投资,五峰县以180.1%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当阳市以46.9%的增幅同样居全市倒数第一。
匪夷所思,两项核心数据倒数第一名竟然都是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上榜全国百强县的当阳市,让笔者不禁不感叹梦想与现实的反差!然而仔细想想,这种反差似乎又不是偶然。
相对于长阳、五峰等县来说,当阳经济指标增长幅度的落后,或许可以认为是当阳的经济总量绝对值更高,在同样增量绝对值相同的情况下,增幅过低是正常的。然而面对同为宜东三市,且已经上榜全国百强县的宜都和枝江,当阳的经济质量和发展氛围显然远远不够。

▲(宜东三市2021年1至7月税收收入)

▲(宜东三市2021年1至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从上面两个指标的绝对值可以看出,2021年1至7月,无论是税收还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阳均不敌宜都和枝江,而根据增幅位次可以看出,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这是经济质量差距的直接体现。
这个差距,通过最近几年两地的GDP表现来看,显得更为直观。2015年,当阳市的GDP为435亿元,领先于枝江的425亿元。而到了2018年,当阳为501亿元,枝江以518亿元反超当阳。2020年,枝江进一步拉大了与当阳的差距,两地差值达到约70亿元……

把目光再转向发展氛围,枝江市最近几年异军突起,从以上的四个指标可以看出,在经济总量占优的前提下,枝江市的经济指标增幅位次依然名列前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第五。
在产业上,枝江无中生有,积极培育新产业,在过去几年内布局的医疗、新能源等产业为枝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不仅如此,枝江还在竭力前行,如今,南京炼油厂,天赐新材料等头部企业均有项目落户枝江。
反观当阳,产业链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延链不足,增链不够,略有集群效应的依然是建材、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链,实际上,集群效应相比较其他县市也并不突出。
继宜都、枝江纷纷入围全国百强县之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当阳也确立了争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建议,当阳必须在增量上向枝江看齐,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