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逻辑,之所以银行的股价没有上涨,那是因为总体估值体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资金对于银行的预期变了。
但这本身不影响银行的赚钱能力,银行依旧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试想一下,如果分红始终不会填权,股价一直下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农行分红4年,股价从3.5下跌到了2.8,再分红4年,股价从2.8跌到2.2,再分红,股价会跌到1.8,1.5,1.2,1元吗?
如果股价因为除权跌到1元,依旧能够10股派发2元的分红,那股息率就突破20%了。
通常情况下,银行的股息率突破6%,就会有部分长线资金入场布局,突破8%,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愿意蛰伏,突破10%,基本上就会开启估值修复的行情。
就当下来看,银行股的股息率,在5-8%之间波动,是大概率事件,未来是否会降低回原本3-5%的区间,至少短期内没有这种迹象。
银行股价不会因为分红而下跌,除权本身只是短期价值的一个折现。
影响银行分红的本质因素,依旧是银行的净利润,是否能够持续增长。

最后一个问题,银行股未来会涨吗?
关于银行股最近几年,为什么会在净利润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表现持续低迷,之前已经分析过很多次,就不做太多的赘述。
那银行的未来,到底会不会涨,又有多大的空间。
分享一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不作为任何的投资建议。
第一,银行股有极强的估值修复动力。
当下的银行股,不论是从PE,还是PB,都处于历史的绝对底部。
随着市场的风口转向,银行股将有很强的估值修复动力,而且已经开始了触底的反弹。
银行股本身是优质个股,即便未来的增长预期并不乐观,但依旧是现金奶牛,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
银行股当下的估值,一定是不合理的。
是市场资金流动性收紧,导致的估值陷阱。
资金更青睐高成长个股,放下银行股是短期的行为,长期依旧会有不少的资金,回归到传统的银行股之中。
长期投资价值和短线博弈,终究不是一回事。
一旦市场回归到良性的投资通道中,银行股的估值修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顺便提一句,从历史平均估值,再结合银行当下的净利润增速,银行合理的估值修复的空间,大概在15-25%。
第二,银行股的上涨空间相对比较有限。
银行股想要炒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刚提到了银行股有估值修复的空间,但银行股本质上没有大步迈进的基础。
银行大跃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下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相反,经济增速回落,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其实正在进一步的减小,贷款的不良率反倒是有上升的趋势。
一些宏观的因素,是抑制银行业绩增长的潜在隐患。
所以,这种大环境下,银行股也不会被大量的炒作资金青睐,上涨空间自然也就比较有限。
第三,银行股将逐步转变为防御性板块。
未来银行股在整个市场中的地位,可能会转变为防御性板块。
所谓的防御性板块,其实指的就是银行不会走在炒作前沿,在牛市里可能会涨幅弱于整体指数。
但是当指数开始下跌,走熊的时候,银行股反而会有不错的表现。
相对来说,低估值的板块特色,就是防御,给到资金避险的空间。
银行的高股息,也会吸引一部分资金去做防御性的配置,追求稳定的中长期回报。
第四,长期持有银行股的收益会逐步降低。
这里指的长期持有银行股的收益,主要是银行股上涨与分红带来的总体收益。
当下之所以是银行股布局的好时机,是因为四大行的股息率,已经超过7%。
未来,随着市场资金的充裕,银行股的估值修复,预计银行股的股息,会回到4-5%之间。
这个股息率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也是银行股股价比较合理的水平。
当然,即便是4-5%,对于大部分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其实也都是一个不错的收益了。
毕竟,现如今能在市场上获取4-5%的收益,难度也是不小的。
当然,这个股息率主要也是针对四大行,民营的股份制银行,预计的股息率在3%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不论怎样,总体的银行股收益,会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