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彭加木对着正在狂欢的众人,提出了一个让他们很难接受的计划,那就是重返罗布泊,到更深的地方去。
大家都很不理解,队员们说道:“这一路上的困难你也看到了,大家都是九死一生闯过来的,我们一路上收集的资料已经够多了,为什么还要拿生命去冒险呢?”
其实大家说这些是很能理解的,罗布泊确实非常危险,能够走出来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但是彭加木坚定地说道:“现在时间还早,我们计划的是六月底返回,现在仅仅六月初,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到更深处,找到更多的矿物标本”。

三个司机很不情愿,因为这一趟又要跑900公里,实在太过冒险了,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安全返回才是上上策。
彭加木见说服不了他们就把自己的想法上报了领导,在僵持了两天后,上级的命令下来了,批准了彭加木的建议,让他们重返罗布泊。
大家听到这个命令后,虽然都很不情愿,但是思想觉悟还是有的,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他们继续在当地准备好了所需的物资,又休整了四五天,在6月11日,全队开始出发了。
这次的行程接近900公里,计划从米兰农场出发,沿疏勒河古道东行,到达库木库都克。然后再往西找进入罗布泊的新路线。

彭加木计划用7天的时间穿越,然后车上只带了三桶水。为什么只带了三桶呢?因为他认为只要到了库木库都可一定能找到水。
正是因为这个决定,间接导致了彭加木最后的离奇失踪。
为了保证生命安全,队员们约定好了,如果水和油已经消耗了一半,但是路程还没有走一半,那么就必须原路返回。
这次的穿越比上次要难得多,他们没走多远就多次迷路和陷车,耗费了大量的汽油,却走得很慢。
一直到第三天,他们仅仅前进了150公里,整个路程才走了五分之一,但是汽油和水已经用了一半了。
这时候队员们开始怨声载道,抱怨不该出来走这一趟,大多数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候队长彭加木站了出来,他说:“只要到了库木库都可一定能找到水。”
队员们说起了之前的约定,水已经用了一半,路程却只走了150公里,按照事先说好的情况,是时候返回了。
但是谁也说服不了彭加木,而且他是队长,大家只能继续硬撑着往前走。当天晚上,荒漠中起了一场大风,把帐篷都吹跑了,大家抓住了地上的固定物才没被吹走。

罗布泊的荒漠中,大风常年不停,平时的风都能吹起沙子和小石子,打到人的脸上生疼。
经历过这场大风后,队员们的心里防线接近崩溃了,再走下去真的要付出生命了。
化学家马仁文提出不能再走了,应该立即返回。彭加木不答应,还给大家做了思想工作,他说:“退缩就是逃兵,越是困难,越要坚持”。
大家看到身患癌症的队长都如此坚定,便起身继续前进了。彭加木还告诉大家:“我们还有电台,实在到了绝境,会利用电台呼叫救援的”。
出发的第六天,考察队到达了库木库都可西边8公里处。当时他们车上的水已经不多了,很多水装在铁桶里,在高温暴晒之下都生锈没法喝了。
这种情况下队员们觉得已经到了最后的绝境了,是时候可以用电台呼叫救援了。但是彭加木认为最好不要麻烦救援,现在已经到了库木库都可,按照前人的记载是可以找到水的。
6月16日,彭加木和司机万王轩出发去找水,结果徒劳而归。彭加木又派水文学家汪文先去找水,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彭加木决定派一辆车去远处找水,结果队员们都认为太危险了,万一这辆车遇到危险,根本就联系不上,谁都不愿意去。
这时候,王万轩又和彭加木起了冲突。王万轩劝说彭加木还是呼叫救援吧,不要把队员们带到绝境。
彭加木生气了,冲着他吼道:“你害怕了吗”?虽然事后彭加木对王万轩道歉了,但是整个队伍的气氛还是很沉闷,谁也不想多说话。
后来,这只科考队发现了一群野骆驼。彭加木带着队伍猎杀了两只,他十分兴奋,因为国内还没有野骆驼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