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规定公主只能“下嫁”庶民,不得嫁给文武大臣子弟;被选中的驸马享受朝廷俸禄,但不能干预朝政;其近亲也不得出仕为官,已为官者必须退休回家。欧阳伦出身贫寒,学业用功终于得中进士,朱元璋在对其进行殿试过程中,对他十分赏识,将安庆公主许给了欧阳伦,欧阳伦喜出望外,以为自己一步登天了,谁知当了附马就不能做官,他十年寒窗中的进士算白干了,失落之余,这家伙只能捞钱,借着附马身份走私,被朱元璋知道,被砍了脑袋,也是个倒霉附马。
清代附马想见公主,还得递牌子,同意了才能见,驸马需要花费很大的周折,要花许多银钱贿赂管家麽麽,才能如愿以偿。不然会找诸多借口阻拦。

从这些事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士族不乐意娶公主了,而且唐代的公主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地方,不修妇德,作风豪放,又爱干政。
比如太平公主,一心想学母亲武则天,不仅与朝臣通奸,还明目张胆包养众多男宠,张宗昌本是她的男宠,自己觉得不错,为了讨好武则天,转而进献给了自己的母亲。
安乐公主生活豪奢糜烂。安乐公主曾嫁过两次,在第一任老公武崇训死前她就与武延秀有“私人关系”,武崇训死后她立马就转头嫁给了武延秀。安乐公主曾指着武延秀问上官婉儿:“比崔湜的怎么样?”崔湜是上官婉儿情夫。上官婉儿说:“跟六郎差不多,比崔湜强多了!”六郎即张宗昌,就是太平公主送给武则天的男宠。这段台词信息量太大,纯洁一点的人还反应不过来。

高阳公主嫁给了名臣房玄龄的儿子,婚后不仅侍宠骄纵,还与和尚辩机私通,辩机是西游记里唐僧原型玄藏的徒弟,所以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唐太宗也大为震怒,斩杀了辩机和数十名宫女。房玄龄去世后,她又鼓动其夫房遗爱夺取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官爵。被李世民训斥后心有不甘,李世民去世后,她到高宗处诬告大伯子房遗直调戏自己。结果被政敌长孙无忌抓住由头,反查出房家和高阳公主谋反,是不是真谋反不知道,房家几乎被灭族,高阳公主自己也被赐死,娶个这么不着调的公主老婆真是家族大不幸。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公主如此,唐宪宗李纯的女儿岐阳公主其实非常贤德,孝顺公婆敬重丈夫,可惜早早去世。料理完公主的丧事后杜悰进京,迟迟未去参见皇帝,当时的皇帝是文宗,很奇怪,询问户部侍郎李珏后得知:杜悰在为公主服斩衰,不便面圣。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服期三年。是子女为父母才守的丧。简单点说,类似今天 的披麻带孝,杜悰就是因为在服斩衰多有不便,才不敢去参见皇帝。可想而知,为父母服丧自然没什么,可是要把平辈的公主像父母一样对待,一般人心理还是抗拒的。
物极必反,万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让人接受不了的!名门望族与其娶公主后,每日活在阴影之下,不如娶个普通女子,更为逍遥自在,这个也是人之常情
在唐朝,名门望族的确不愿意娶公主,每当皇帝要为公主选驸马的时候,士族子弟“皆辞疾不应”。宣宗时为万寿公主挑选驸马,白敏中推荐了相门之子、状元郑颢,但是郑颢“不乐国婚”,并因此对白敏中恨之入骨,多次在宣宗面前诋毁于他。
由此可见,唐朝士族是有多么不愿意“尚公主”,可在我们看来,能娶到公主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为什么会不愿意呢?其实这跟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唐朝的大家族瞧不起皇族公主
是的,你没看错,唐朝时大家族的子弟却是瞧不起皇族。其实在宋以前,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是非常正常的。东晋时候,有位皇帝曾问自己宠信的一位大臣,还希望得到什么赏赐,这位宠臣说自己的官已经做的够大了,希望能成为贵族。不料皇上听了连连摇头,说这件事我可办不到,你得去求那些名门望族才行。
到了唐朝,贵族的势力有所降低,皇族逐渐兴起,但还没有完全压倒贵族。在动辄上千年的大家族面前,李唐家族的兴起不过百年而已,而且还有胡夷血统,所以完全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