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赵章逃进主父宫
田不礼被杀后,赵章和其他门客逃进主父宫。公子赵成、信期、李兑就包围了主父宫。李兑想派人向赵惠文王请示如何处置,公子赵成说,如果请示赵王,他不会下令赶尽杀绝,承担诛父灭兄的恶名,我们会成为罪人被追责。如果不请示,无论结果如何,赵王都会接受。于是攻入主父宫,诛杀赵章和党羽。史载,“主父不能止”,赵武灵王也无法阻止。
8、赵武灵王被禁宫室饿死
赵章死后,公子赵成和李兑商量:“因为赵章包围主父,即使撤兵,我们也要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主父宫。命令宫中的人:“最后出来将灭族”,于是宫里的人全出来了。
赵武灵王想出来不被允许。日久,赵武灵王粮食断绝,只好掏宫中树上雏雀充饥。3个多月后活活饿死。赵惠文此时才痛哭一场,厚葬赵武灵王,向诸侯发出讣告。
最后来说下公子赵成、李兑的结局:沙丘之变后公子赵成因护君有功成为相国,封安平君,寿终正寝。李兑先为司寇,赵成死后任相国,封奉阳君。任期内主张联齐抗秦,与魏、韩达成合纵之盟……后被赵惠文王免职,下落不明。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赵雍绝对算的上是一个军事天才了,可以说赵国的军事上的崛起他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对于他晚年的悲惨遭遇也是因为他自己的所亲手造成的恶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首先我们要知道,赵武灵王此人在赵国的历代君主当中绝对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和有为之君了,是不亚于秦国的那几代贤明有为的君王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很多君王在年老的时候都会做出一些糊涂的事情出来,如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隋文帝晚年的擅杀大臣等等,当然赵武灵王也干过类似的事情,这也是导致他最终的悲惨结局的原因。
那么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导致他最后的遭遇呢?第一就是他废长立幼,这在古代来看就是一种动乱之始,当然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要有本事,当然是有能者居之,也没什么对吧,但是坏就坏在,他采用了军政分开的制度,让公子何继承王位掌握政权,而他也是王掌握军权,他以为这样赵国会更好的发展,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时间久了自然就成了隐患,当然这还不是他致死的直接原因。二,欲封废太子章为王,分赵王何的权利,企图三万共治,当然他还是觉得还是那个说了算的最大的王,自古皇家最是无情,更何况这简直要把赵国拆了的节奏,自然现任赵王不会同意,大臣们自然也不会同意这种糊涂的举动,所以赵王何很快镇压住了公子章,困死了赵武灵王,显然弑父的罪名他也是不想背的。
所以说,赵武灵王的晚年悲剧其实很大原因是他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
赵武灵王赵雍之死还是因为自己一手导致的沙丘政变。
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自上而下改革使赵国国力大增,威镇四方,正值壮年主动让位于次子赵何,自称主父。
为弥补长子赵章,向赵何提议分代郡给赵章为王,被拒绝了,又以选墓地为名让二人跟随到沙丘行宫。
田不礼向赵章建议先动手杀死赵何,控制武灵王,被赵何大臣肥义察觉,随后,赵何按照肥义临行前安排,由李兑和信期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赵章及党羽,对武灵王围而不攻,断水断粮。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孤立无援,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三个月之后才被打开宫门安葬。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
赵国历史上有位赵武灵王,是一位天资卓越胆识过人抱负远大的君主。其在位时期,在全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国力大为强盛。战国晚期赵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的军事强国。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就是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