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打基础阶段
从小到大,老师都在说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因此每次备考的时候,我都在基础上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刚开始打基础,我主要是用教材结合网课学习,时不时在教材上圈圈画画。我的行测学习的顺序是先言语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模块,最后才是数量关系和常识。前面是我的长处,学习进度快,后面的硬骨头留着我慢慢啃。申论上我先看的作文,毕竟作文的分值挺大的,记好笔记,尽可能的牢牢抓住该有的分数。
3、刷题阶段
刷题前期,我做的专题训练,每个版块先练习入门,其次再练习进阶,做题程度由简到繁,层层递增。不会的题型我会继续翻笔记看解题技巧,我还用了另一个笔记本专门记一些典型的例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更容易翻找。后期我才开始做历年真题,实施模拟考,细化做题时间。
4、总结反思阶段
基本上到达这个阶段,就快要考试了。我对每个模块的正确率、做题顺序,做题思路、果断取舍等情况有自己的一个安排。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我把应得的分数全部拿到了。
二、具体的备考资料
² 基础教材:华图模块宝典+粉笔申论的规矩
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基础认知很重要,可以先看教材,我用的就是华图模块宝典以及粉笔申论。
华图模块宝典上面大多是典型的例题,我认为行测比较好一些,前面是小部分基础知识,直接突出公式和必考定义,后面大量例题教会基础解题思路,让我有一个初步认知。
粉笔的申论答案重点很清晰,每种题型的重点都体现了出来,我个人觉得作为前期的入门教材是不错的。
² 国考第一课:潘铭国考课
把教材看完之后,我大概听了35天潘铭国考课,老师课上把知识点讲的很详细,掌握住做题技巧之后再加上练题,我的行测从60分左右提到了75+。掌握住了公职思维之后,写申论题也能get到关键点了。想要拿到国考高分的同学,一定要看它,听我的,准没错。
听课的时候,我习惯性的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把公式和重点都记清楚,方便课下总结。每次做例题,我会拿出笔和老师一起算,自己找出来正确答案非常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