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封存了大量军舰,因此战争潜力很强!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而且这些舰艇已经明显开始落后,现在服役可以发光发热,但是等到几年后拉出来重新服役绝对是会落后于世界其他海军强国的主战舰艇的。就以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为例,设计较为保守,虽然是直升机母舰,但却是驱逐舰的船体,感觉就是一款试探性的应急产品。所以一等到出云级和日向级这种专业直升机母舰形成战斗力之后,日本立马退役了已经落后的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在我看来,退役军舰重新服役或许可以应一时之需,但是对长期来说,提升人员素质,装备水平,扩大海军规模才是硬道理!

日本这种做法是学到它的老爹美国的,美国除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现役海军之外,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退役封存舰队。很多人认为,日本这些舰艇封存之后,等到战时拉出来就可以参加战斗,可以大大提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但其实,日本目前的退役封存军舰规模还有限,而且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领土纵深,国防动员能力,资源丰富度等因素有关。能够多拉出几艘退役军舰作战,和战争潜力的强弱关系不大。
被迷你冰箱重创的“白根号”驱逐舰!退役后先当了一段时间的靶舰,然后被送到了江田岛拆船厂解体。
“春潮级”潜艇也是这样,在艇龄还相对年轻的时候就退役了,也确实是短暂封存后拖往广岛县江田岛拆解。日本的拆船速度远比印度慢的多,“春潮级”这类2000吨的潜艇在印度也就几个星期的时间,在日本至少半年,江田岛就是美化军国主义电影《啊!海军》当中,旧日本帝国海军学校所在地,内个《江田岛健儿之歌》就发源在这里。
军舰是造价昂贵的大型武器平台,对于日本来说军舰太多也是麻烦的事情!如果根据战舰数量/吨位来衡量,“日本海自”可能要排在世界第四的位置,这么多的军舰是日本“防卫大纲”的需要,因为日本是“海洋型国家”孤悬在大海,没有相当的海上力量日本就完蛋了!所以,日本保持较大规模的舰艇数量也是正常的。
但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受《和平宪法》和美国的压制,海上力量即保持一定规模,又不能过于庞大(美国的意思是不能超过美军第七舰队)...在受各种限制的条件下,日本战舰的更新速度是较快的,因为战舰通常的服役期在30年左右,不更新战舰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落伍了,战斗力会显著下降!
那么,日本为何不对战舰进行升级改造?因为升级改造牵扯的问题太多!日本的军舰都是由“三菱”、“三井”...等船厂和其他配套企业联合建造,这些理论上算军工船厂的企业是日本的根基,雇佣大量的员工和国家税收,如果不给他们军品项目,它们就会转向生产民船,长期这样下去再想建造军舰就会出现技术倒退!而造军舰是利润很高的工程项目,日本政府将军舰交由这些企业建造也是政策倾斜。第二点就是美国想要“薅羊毛”,都知道日本战舰的绝大多数“子系统”都是购买美国的,比如:主辅动力系统、武器系统、雷达电子系统...这些装备的购买让美国军火商赚了大钱!如果日本长期没有新舰项目,美国的军火商咋挣钱?而美国军工制造业更是美国的根基!所以,日本政府为了美国企业的利益(实际上美国资本已经渗透到了相当一部分的日本大型企业当中)也不得不将服役期不到20年的战舰退役,建造新舰来为美国企业获取利润。

拿到21世纪也大大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海军的主力舰。
第三点,“日本海上自卫队”总员额为4.3万人,人数与海军规模不相符!二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被遏制,民众虽然反省不深刻,但总体来说还是厌战期待和平的,自卫队这个职业并不受欢迎...日本“防卫省”每年招募自卫队都要费一番心思。这个事情具体到“海自”也是一样的,日本国民早就没有了“昭和男儿的本色”!军舰造好之后总得有人去驾驶、操纵,可问题没有人军舰只能是待在港内泡水...基于这种情况,“海上自卫队”也只好以较快速度更新战舰,这样就能保证在人少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保持战斗力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