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知道一切的王赓并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成全了二人,还警告徐志摩一定要照顾好陆小曼不可以做对不起她的事情。二人的结婚受到了全世界的阻挠,徐志摩的父亲和陆小曼的母亲都非常反对,但最终二人还是走过八十一难,互相为对方戴上了戒指。
第二、婚后并不十分的幸福
修成正果的两个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但真正过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时,他们的感情也就变味了。二人是新时代新世纪的恋爱,陆小曼也是一个十分新潮的女性。
陆小曼喜欢奢侈的生活,她追求一切美好的大牌,她出入酒会,出入牌场,甚至还染上了吸毒的恶行。
如此种种,都让徐志摩心中那个活泼美丽的女神形象大大受损。徐志摩也自然希望结婚以后的徐志摩可以非常顾家,二人为此经常吵架。
生活中一个过不去的坎就是钱,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来说更是如此,陆小曼是没有收入的,所以全部的担子就压到了徐志摩身上。
徐志摩在当时的收入并不低,但到底是一个卖弄口笔的作家,比不得大富豪大商人,更是难以应对陆小曼的巨额开销,所以徐志摩除了赚外快以外还不得不经常性的借钱,甚至和自己的前妻张幼仪都开过好几次口。有些人只适合恋爱,有些人大概就是这二人吧。
第三、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并不检点
徐志摩在去看林徽因演唱会的路上因为飞机坠毁而亡,陆小曼又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陆小曼因为和前夫离婚时堕胎,身体大打折扣,徐志摩在世是便为她找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推拿医生——翁瑞午。
翁瑞午经常性的给陆小曼做推拿和陆小曼聊天,一来二去二人便熟络了,成为了朋友。徐志摩去世以后,虽然徐家和张幼仪都会给陆小曼一些经济的帮助,但这些同她的花销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她的日子变的暗淡。
锦上添花之人可能会让人忽略,但雪中送炭一定让人铭记,翁瑞午便是陆小曼的碳火。翁瑞午经常性的来陪伴陆小曼,为她推拿同她说话,而且更加频繁的居住在陆小曼这里。
二人的绯闻穿的铺天盖地,二人也的确在一起了,翁瑞午或许对美丽的陆小曼有情,但陆小曼只对徐志摩有意,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便专注的出版全集。
陆小曼似乎在扮演着一个深情的守寡者形象,但是在外面看来,在徐志摩的儿子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拿着自己家里钱去养外边男人的荡妇。
第四、终究非亲生,有隔阂
徐志摩的独子是和张幼仪所生,他的名字叫做徐积锴。徐积锴自小便跟着母亲长大,他亲眼看着父亲为了追求外面和女人执意和自己的母亲离婚,他恨父亲更恨外边的女人,是她们害的母亲以泪洗面,是她们害得自己家庭破碎。
徐积锴对陆小曼没有后妈的善意,只有仇人一般的敌意。而且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张幼仪还为陆小曼提供了很长时间的生活费,在母亲高大形象的衬托下,徐积锴对陆小曼这种空有一张皮囊的女人更是讨厌,所以也不会同意她和父亲合葬。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是民国时期思想刚开放时的典范,陆小曼虽然吸毒拜金甚至当交际花,但她却为徐志摩收了心。她洗尽铅华,用几十年的时间为去世的徐志摩写合集,陆小曼是深爱着徐志摩的。
但是陆小曼的爱并没有为徐家所认可,也没有被社会所认可,以至于二人死后渴望同穴的简单要求也落了空。
(文/历史漫谈君 半青)
1965年,62岁陆小曼病逝。她想和丈夫徐志摩合葬,却被儿子徐积楷强硬拒绝。她的骨灰也无人认领,直到23年后,娘家侄儿为她在苏州建立纪念墓,她才得以入土为安。
陆小曼是近代女画家,也是民国赫赫有名的才女。
她被胡适评价为“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是徐志摩冒着被世人唾骂的风险,也要迎娶回来的女人。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亡,年仅34岁。此时的陆小曼,也还只有29岁。
她长得很好看,无数才子向她伸出橄榄枝,胡适甚至写信给她,想要包揽她的衣食住行,只要她离开上海,前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