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小时候感觉要是一天家长能给5块钱的零花钱,那就是再幸福不过了,对吧?那时候你根本都不会想自己以后赚钱的事情。
但是,等你上了中学,开始住校,你会发现,这一天五块根本就不够用啊,这就是现实生活强制带来的欲望需求。
同理,当我们成年结婚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刚性需求,比如说房子,车子,下馆子;这些就是你一个月5千也是不够的,并且你都会认为这是刚性需求。一旦这些缺了哪一样,你都会有一种“穷”的感觉,对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自己明明赚钱越来越多,却总是感觉穷呢?这就要说到我们一开始说的问题了,那就是我们的欲望上涨速度超过了赚钱速度。
因为,有一个事很简单,如果说你真的感觉是房贷让你变穷了,那么请问你在没买房之前是否有感觉自己很有钱呢?恐怕也没有吧。
或者说,如果说你感觉是房贷阻碍了你发大财,那么完全可以把房子给卖了,然后无债一身轻去发大财?对吧,但是,大部分人没那个气魄这么做。
为何,因为你内心很清楚,即使你没了房贷,你的生活照样不会变的有钱,只是不愿意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把借口推卸到房贷上面。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你感觉你赚钱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有些明星为啥人家敢一个月花几十万租房而不买房?因为人家的赚钱速度不用担心房价上涨,对吧?
所以说,还是希望大家要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大多数人注定是“贫穷”一生的,这个你得承认,如果你不想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要么你祖上积德,要么你自己努力,无他,找借口只是浪费时间和自我安慰。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买的房子申请了房贷,让穷人会更穷呢?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因素,因为穷人是最不喜欢去借债的。当一个人认为自己负债生活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非常之穷。
穷人喜欢自己拥有的是净资产,而富人喜欢拥有的是总资产,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净资产等于总资产减掉总负债。也就是说穷人认为真正属于自己的钱才是自己的财富,而很多富人认为只要是属于自己支配的钱,那就是自己的财富。
回归到买房之中,现在房价是比较高的,但凡买房全款付款的可能性是不大的,那么一般都要借房贷。那么穷人就认为首先自己有了负债,第二每月还要支出利息,挤压自己日常的资金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感觉自己的总财富也已经缩水了,因为他去交了首付一大笔钱自己手中没有什么钱啊。另外每个月还要去付房贷还款,自己平时手中也没啥钱了,原有的日常开支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但富人的思想可不是这样,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认为买房有杠杆,如果付2成可以贷款8成,这相当于4倍的杠杆贷款贷款,而贷款的利率其实面对未来房价生长的潜力来说,是一个小比例。这是一个以小博大的好生意,另外现在的钱永远比未来的钱要值钱。如果能节省自己现有的钱可以用于其他地方,那么有可能会获得比贷款利率更高的回报,这么算算不就是谋取到了资金的差额利润了吗?
我们再去算一算房屋杠杆同房价增长之间的比较关系,假如首付20%,贷款80%,就获得了4倍的杠杆。100万房屋自付20%,付出20万就可以掌控100万的房产,如果房屋升值10%,那么对于自己付出的20万来说,获得的回报就是50%,这就是4倍杠杆融资所带来的增值变化。
而在过去的20年,其实我国商品化改革之后,房产价格都是持续在上涨。那么展望未来,房价普遍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重点地区,在人员流入地区,房价最少还会获得一定的名义价格的上涨。所以在很多时候,这些富人的资金就是追逐着热点地区的房屋而往前走。
就购买房产这件事,其实我们看到了穷人和富人投资思维的不同,以及看待财富的角度不同。普通民众有时候总想全款买房子总想早点还要贷款,因为他们不想冒任何一点金融风险,而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是有些人就是要利用金融杠杆,争取让自己的财富快点增值,所以从来买房是能贷款更多就要贷款更多。在前几年有些人连首付都需要去贷款,加大自己的购房杠杆。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你是如何对财自己的财富下定义的,你又是如何看待房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