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全盛时期的疆域是东到日本海,包括了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河北中部的白沟河,并经霸县至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接,宋辽自檀渊之盟后边界基本不变。
契丹号称“幅员万里”,要统治这么大的地方,行政区划自然必不可少,元人脱脱等在《辽史.地理志》对契丹行政区划有详细记载:
: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辽朝五京)
契丹的体系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其中的道就相当于今天的省,每一个道都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命名道,五道五京,实际上是效仿了北宋的五京制度,只不过辽朝的道管辖的面积要远比宋朝的路大的多。
契丹在道下面设同级别的府、州、军、城4种政区,总计有6府,156州、军、城和309县,不得不说如此细分的行政区划,已经足可以看出契丹疆域之广,面积之大,“幅员万里”实在不是信口开河。
如果从现代地图来看契丹,我们可以发现其领土已经是地跨多国,涵盖了俄罗斯、蒙古、朝鲜和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的部分领土,包括了东北三省、北京天津全部,内蒙古大部,河北、山西、甘肃局部,其疆域面积初略计算在489万公里,实际可能更大。若以现代国家面积来计算,已经是世界面积第七大国,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三个自治区的面积加起来都没有契丹大,就更别提其他省了。
俄罗斯人称中国为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