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青岛城阳区发布关于发热就医等热点问题汇总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15
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⑤小婴儿出现了呻吟、喘憋、脸色难看、脸色苍白,或者是频繁呕吐、尿量减少、频繁腹泻症状;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⑥孩子诉说某一个部位固定的疼痛;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⑦孩子出现了抽搐,甚至是意识障碍症状。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9.问: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发热等症状家长应如何应对?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①防护:儿童感染后,家长应做好个人防护,分开吃饭,清洗消毒餐具;家长在接触孩子及其物品后应洗手和消毒;此外,家长及监护人也应监测自己的体温,如出现症状应及时隔离、休息。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②照护:对于症状较轻的儿童,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通常不用特殊治疗;对于婴幼儿,还应密切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反应,当孩子出现哭闹不止、拒奶等现象时考虑及时就医。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③家庭用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之前有过抽搐史,应及时给予退烧药物治疗,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给药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6个月以上的孩子,家中可以备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任选即可。6个月以下、2个月以上的孩子,可备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孩子一般不服用退热药,出现发热后应及时就医。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应超过四次。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④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无抗病毒效果,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不应使用。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10. 问: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只是咳嗽、发烧,算无症状吗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阳性感染者若只是咳嗽、发烧,没有出现肺部感染,可归于轻型病例,但不算无症状。从当前全国病例数据看,感染奥密克戎后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按照目前定义,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乏力、嗅(味)觉障碍等症状,但是没有肺炎表现。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11.问:什么情况需要转诊治疗?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若基础疾病相对稳定,但是出现了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若基础疾病不稳定,如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治疗。需要急诊手术的感染者、晚期妊娠的感染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12.问:核酸检测出现了“十混一”阳性,怎么办?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首先不要恐慌,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在家中,尽量待在相对独立空间,尽量避免与家人接触,并根据街道推送的信息,按要求进行抗原、核酸检测。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13.问:自己核酸阳性了,怎么办?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①“静”: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②“隔”:立即原地自我隔离,有条件的应当单人单间,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保持通讯畅通;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③“想”:仔细回顾自己近日的活动轨迹;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④“告”:告知近期与自己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也要立即固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配合做好流调和管控工作。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⑤“治”:根据自身症状情况,居家或去医疗机构对症治疗。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14.问:抗原检测出现阳性,怎么办?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如果居家进行抗原检测发现“两条杠”时,不要紧张,可以再做一个抗原复测,如果仍然是阳性,则提示阳性可能更大,需要尽快上报,并进行核酸检测确认。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15.问:居家工作生活期间,如果生病不能去医院,网上问诊有哪些渠道?rNT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不出家门就能及时就医,从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不少公立医院开通线上问诊通道,可以通过登录线上问诊平台实现就诊。区内关注城阳区人民医院公众号,或进入慧医APP,选择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可分别进行线上问诊。此外,利用好互联网在线咨询平台,例如人民好医生APP视频咨询(24小时在线);京东健康APP在线问医生,30秒接诊;平安健康APP快速问诊,60秒接诊;好大夫APP快速问医生,3分钟内接诊。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