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两种说法,都是未经证实的传说而已。
那么,宋美龄本人是否承认收到了这颗夜明珠呢?直到2003年去世都没将这一天大的秘密公开,或者慈禧太后夜明珠应该还在宋氏家族手中?
总之,这颗神秘的夜明珠,其庐山真面目和下落依然是在云里雾里,因为见过它的那些当事人,都已经过世了。如果在新的收藏者手里,那是轻易不会让世人知道的,毕竟太珍贵了。
无论如何,发生这样影响巨大的盗墓事件,而且最后又不了了之,既给中国文物保护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那个混乱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缩影。
慈禧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她穷其一生所搜罗的奇珍异宝,会给她带来怎样可怕的后果,让她死后都不得安宁,遭受了极大的侮辱。1928年8月,慈禧定东陵被盗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世纪大盗,军阀孙殿英指挥手下军队,暴力炸开了陵墓入口,将墓中陪葬珍宝盗掘一空,连含在慈禧嘴里的那颗巨大的夜明珠,也被他用刀撬走。这些稀世珍宝至今许多都下落不明,包括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对于这颗稀世珍宝,其在历史上的记载并没有多少,从何而来也找不到具体的记载,甚至是连它的具体材质,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从证实。慈禧生前也没有把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拿出来让人欣赏过,他的存在,一直都是以传说的方式,口口相传,真正见过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据蒋卜力《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载:'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
大盗孙殿英盗墓后曾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达到几个信息:1.这颗珠子重133克左右,在当时就价值1080万两银子,大概可以折算成现在的8.1亿人民币。然后我计算了下他的平均价值,居然达到了609万每克,这个价格已经远超一般宝石的价格,比地球上已知的宝石价格基本都高。2.他还具有很高的“黑科技”,可以分作两半,分开就是透明的,合拢就会发绿光,这像不像“正负极通电的灯泡?”3.这颗夜明珠还可以放强光,这种光线可以照亮50米(100步)范围的空间,能比得上我们的强光探照灯了。
种种信息综合起来,无一不体现了这颗夜明珠的不同凡响,简直是“仙家宝器”。而且,民间传说中,这颗珠子还有着使“肉身不腐”的神奇功效。据说在孙殿英打开慈禧的棺木时,看到慈禧肉身并未腐烂,跟睡着了一样,只是在把她嘴中的夜明珠撬出来以后,才变得发黑。这都要归功于这颗稀世珍宝的夜明珠。
那么这颗珠子既然价值那么高,又具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它究竟是何宝物呢?
我们首先肯定的是,这颗宝珠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一直不曾得见“庐山真面目”,对于他的材质,和功能,争议颇多。很多人根据他发光的特点,认为他是一块“萤石”。
但是萤石的质地很脆,硬度只有4,比玻璃还要脆得多(玻璃硬度6.5),显然是不适合作为宝石佩戴的。再说他的密度只有3.18,鸡蛋大小的体积也达不到133克。而且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最多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发现萤石,并当成宝物来看待。故此萤石在中国古代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更加不值得1080万两白银。所以说,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应该不是萤石。
后来,中国矿物学家王春云博士,通过查证史料,结合现有关于慈禧太后陵墓及其被盗的历史记载资料,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重新解释。他认为慈禧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并且他还将这颗金刚石命名为“国英(中国之星)”。
王春云博士就这颗夜明珠的来历,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到:这颗夜明珠很可能是失踪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而“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最早是出现在印度南部,1657年时,印度莫卧儿王朝征服了两小国,统一印度南部,该宝石因而流入莫卧儿王朝宫中。然而,莫卧儿王朝在不久后发生了政变,宝石在混乱中神秘失踪。虽然法国旅行家兼宝石学家塔瓦尼阿描述,1665年在莫卧儿王宫中见过一颗具有280克拉和玫瑰琢型的优质净水金刚石,认为那就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其实那只是前者的替换品。真正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在阿富汗牡兰尼王朝8次入侵印度其间被抢掠到了阿富汗。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准噶尔部于1760年发起叛乱,乾隆御驾亲征,平定了叛乱,威震南疆。当时诸多周边小国臣服清朝,阿富汗也在臣服之列。后来阿富汗于1760年与1762年之间,两度派使团向清廷朝贡。“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便作为贡礼流入了清廷,一直传到慈禧这一代,被她当做了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