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这么多的深水炸弹,在水下爆炸让B-59感受到了压力,加上无法跟地面取得联系,潜艇指挥官还以为核战争已经开始了,于是准备发射核鱼雷进行还击。
根据苏联海军的规定,动用“特殊武器”必须要由三位军官同意才可以执行,此时舰长和政委都已经同意了,但是副舰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并没有同意。

阿尔希波夫是一个冷静的人,他坚持认为,贸然动用核武器是不负责的行为,当前情况不明,如果真的要动用那也得先请示莫斯科。
见阿尔希波夫如此坚持,舰长和政委也冷静了下来,最终他们决定还是先上浮,和上级取得联系。
事实证明,阿尔希波夫的做法是对的,恢复通讯后,B-59收到了莫斯科方面的指示,双方并没有发生战争,要求B-59潜艇返回基地。
可以说,在紧要关头,正是阿尔希波夫关键性的那一票拯救了那一天,也许更是拯救了全世界!

1962年的10月15日到10月28日,这短短的13天,迄今为止,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的时刻,在此期间苏美双方都在核导弹的按钮旁徘徊许久。好在美苏政府还是通过谈判等方式,最后得以达成和平解除古巴导弹危机的协议。
写在最后
在核武器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在这次危机中,双方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轻则大出血,重则直接导致覆灭,幸运的是双方都能够在紧急关头克制住了自己。
这场危机的处理方式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经典案例,身为后人的我们需要好好地学习一番,当下一次世界爆发核危机的时候,才能做好相应的准备。
古巴危机最严峻的时候,美国总统肯尼迪已经把手伸向核按钮,2858枚核弹即将发射;赫鲁晓夫也不甘示弱,向潜艇下达了可以随时发射核鱼雷的命令;人类一只脚已经迈进核战争边缘,离毁灭只有一步之遥。

这就好比两狂徒分别驾驶一辆汽车全速冲向对方,谁都不想死,但是为了面子谁都不退让,如果没有一方不首先打方向盘,只能同归于尽。
一、瞒天过海、部署核弹
1962年,在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请求下,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境内部署核导弹。
部署计划从1962年7月中旬开始实施,苏联舰船悄悄地驶向古巴去,船上除了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还有导弹和核弹头,这些核弹威力要比广岛原子弹大25倍。
为了不让美国发现,行动一直在秘密进行。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信否认苏联会向古巴部署核武器,他在信中说:苏联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把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古巴。
1962年8月25,运送导弹计划大功告成,苏联的“鄂木斯克”号货轮从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启航,驶往加勒比海,向古巴运去了300多名苏联军人和大批核弹,这些设备可以建造6个中程导弹基地。

二、秘密泄露、石破天惊
在苏联紧锣密鼓向古巴运送导弹的同时,美国情报部门从不同渠道获得了有关情报。肯尼迪总统不敢怠慢,下令军方加强对进对古巴的空中侦察与监视。
10月14日,U-2侦察机拍摄到了古巴在建的导弹基地的清晰照片。
16日上午8.45分,这些照片送到了白宫,放在了肯尼迪总统的办公桌上。
肯尼迪看了大惊失色,决定立即召开紧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对策。

上午11点左右,美国副总统约翰逊、国务卿蜡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康、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总统国际事务助理邦迪,美国驻苏大使以及国防部,国务院,白宫资深工作人员先后夹着文件包赶到白宫,他们个个神情凝重,因为美国人民的命运就在他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