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穷困潦倒,娘家为何不相助?
陆小曼生活奢侈,家中光是佣人就有好几个,还有专职司机、厨师、私人裁缝和私人医生等,光这些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还不算完,陆小曼作为名流,经常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她非常讲究派头,每次出门都要带一个特制箱子,箱子上面镶金,箱子里放着各种名贵衣服、鞋子和化妆品。
小曼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除了搞文艺创作之外,就是包下戏院请朋友听戏,也特别喜欢打牌、吸烟和赌博,甚至还会炒股。
可以说,陆小曼的开销非常大,但她自己不工作,没有收入,都是娘家和徐志摩贴补的,并且她不擅长理财,只要是跟钱沾边的,每次她都只出不进。
久而久之,陆小曼的财政状况就不容乐观了,徐志摩虽然收入不菲,但根本无法支撑陆小曼的生活,况且他跟家里的关系不太好,也不好意思张口要钱,因此他不得不四处兼职,比如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志摩为了挣钱而全国各地飞,以此来维持陆小曼奢靡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但陆小曼根本不懂得体贴徐志摩,好在徐志摩是爱陆小曼的,他对此并不在意。
尽管徐志摩非常努力,但依然无法满足陆小曼,为了挣更多钱,他开始疯狂写作,也开过书店,倒卖过古董,还当过房产中介,甚至开口向前妻张幼仪要过钱,做人做到这份上,也是让人无语了。
但是,陆小曼就是个无底洞,徐志摩赚的钱再多,也不够她花,为此徐志摩的好友兼私人医生翁瑞午,还时常资助陆小曼的生活,翁瑞午当然是不安好心的了,这个我后面会讲到。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志摩为了陆小曼而疲于奔命,先不说徐志摩的人品究竟如何,单说他对老婆好这件事,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根据徐志摩去世后,他的一个好友回忆,说他把所有钱都给陆小曼,自己则过得相当穷酸,有一次他到胡适家中做客,胡适的妻子见他衣服上有两个补丁,就问他一个大诗人,怎么会穿得这么破旧的衣服,徐志摩躲躲闪闪不愿回答,其实胡适夫妇对此事是心知肚明的。
徐志摩本是个富家子弟,从没有为钱操过心,自从娶了陆小曼之后,就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时间来到1930年,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去世了,按照他的遗嘱,由于他没有儿子,他决定将大部分财产捐给党国,只有很小一部分财产留给妻子吴曼华和女儿陆小曼。
其实,陆小曼两次婚姻,都往家里要了不少钱,这些钱的数目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当然了,她的父母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孩子,在钱财方面也不会吝啬的。
陆小曼拿到属于自己那份遗产之后,开始了更为疯狂地挥霍,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就花光了所有钱。
至此,陆小曼再也无法从娘家得到任何资助了,只能完全依靠徐志摩赚钱养活,徐志摩的压力因此更大了。
陆小曼可不管徐志摩有没有钱,她只知道自己缺钱了,就必须张口向徐志摩要,徐志摩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得更努力挣钱。
1931年十一月,徐志摩结束在南京的工作之后,打算乘机到北平,参加林徽因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不料飞机在济南遭遇大雾,最终撞上了开山,徐志摩跟飞机一起机毁人亡,享年三十四岁。
徐志摩之死看似跟陆小曼关系不大,但要不是陆小曼挥金如土,逼得徐志摩四处兼职,徐志摩感到身心疲累,这才会去北平观看曾经的梦中女神林徽因的演讲。
对于徐志摩之死,他的儿子徐积锴一直对陆小曼耿耿于怀,认为将父亲逼上绝境的人不是别人,就是继母陆小曼,以至于陆小曼去世前曾表示想跟徐志摩合葬的,却遭到了徐积锴的无情拒绝。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过得不太好,没有徐志摩,她甚至连活下去都难,因为徐志摩是她可以依赖的唯一的经济支柱。
到这个时候,陆小曼还没有意识到,徐志摩为了他牺牲了太多,而她还天真地认为徐志摩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她自己没有任何过错。
随着徐志摩的去世,陆小曼陷入绝境,这个时候她就盯上了翁瑞午,翁瑞午也是她人生最后一个男人。
翁瑞午出自一个大家族,祖上是书香门第,他本人精通国画,还很懂医术,尤其学得一手高超的推拿按摩功夫。
由于都喜欢听戏演戏,徐志摩、陆小曼夫妇与翁瑞午走到了一起,后来陆小曼身体出了问题,经常在唱戏的时候昏厥,请了很多名医都治不好,但经过翁瑞午推拿之后,竟然大为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