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2岁,能够自己上厕所是正常的。最早有从1岁多开始就能自己上厕所的,但也有晚的到三岁多仍带着尿布的孩子。孩子能自己上厕所的时间,根据个性特点、环境及家长的养育态度不同,而存在有个体上的差异。
首先熟悉一下,婴幼儿尿便排泄规律的发展过程:
1.新生儿期:尿便的次数频繁且无规律性,可随时随地进行,在进乳后排泄多见;
2.婴儿自1个月始:能够将身体内的尿便量积攒起来,排泄的次数随之减少,但每次排出的量会增多。
3.从2~3个月的婴儿开始,进行尿便排泄习惯的培养。每次换尿布时,都说些“尿的很多啊”“这次是便便哟”等话语。使他慢慢的记住,“尿或便在体内”的不同感觉刺激。
4.在4个月的婴儿:可训练他养成定时排尿便的生活习惯 。 在睡前或吃奶后都抱起他,告诉他应该排尿了。妈妈边让宝宝臀部对着便盆,嘴里边发出“嘘嘘”声音。这样就将声音、姿势和时间相互联系,形成一种排尿的条件反射,可促进宝宝的尿便排出。在醒来或哺乳后的固定的时间里,也做抱他排尿便的动作。这些做法对接下来的如厕训练,是紧密相关的。
5.宝宝到9~12个月后:可每天给予坐便盆的训练,以便养成在便盆上排尿便的习惯。每次约3分钟左右,时间不要过长。在日常中应开始做一些如厕训练方面的准备,可以帮助宝宝摆脱尿布对他的束缚。
6.宝宝在18~24个月期间:就到了应该自己上厕所的时期。事先准备好一个舒适、安全的小便盆,告诉他想排便时就找妈妈,帮助他坐到便盆上自己排出尿便来,开始进行自行排尿便的训练。
最初训练能在白天取下尿布,逐步的再过渡到晚上也不再用兜尿布了。刚开始在夜间可定时叫醒宝宝,让他坐盆排一下尿避免尿床。以后孩子逐渐习惯能够控制住便意后,就不用再定时叫他坐盆了。
日常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表情及情绪的变化,让他在固定的时间里坐一下便盆,这同时再教他发出一种像是用力的哼哼声促进排便,每次坐盆时间约5分钟左右,就可逐步摸清孩子排大便的规律来。
小结:
对于宝宝的如厕训练,是要让宝宝能够逐渐熟悉并记住,尿便在体内堆积时产生的那种感觉。再通过训练学会控制排泄尿便的意愿,做到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调整排泄的时间和排泄的地点的,一种最基本的重要生活能力的获得。
此行为是婴幼儿发育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在生活中随着生活习性的改变,自然而然的要与尿布脱离开,必须学会自己排便的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问题。
2个月前,我推送了一条信息,“历时16天,点点的小便如厕训练终于成功了,哈哈,先让我高兴一会!”
许多妈妈发来留言让我分享经验。我也打算当时就分享的,写文章的时候,总想写的更全面一些,于是,一直拖到今天才分享出来。
其实,早在5月初我就准备训练,由于天气时常下雨,衣服洗了不容易当天干,所以在点点尿湿第五条裤子时,我选择了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