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腐乳几乎是对雪中送炭生活的致敬。在如今这个光鲜亮丽的时代,似乎门前美人凋零,渐渐冷落,却仍不时留下一段佳话。
听说巴金晚年最爱吃的腐乳,除了家乡四川,还有奉贤的丁奉腐乳。那是他在奉贤五七干校期间,在海边的窝棚里呆了三年养成的味道。当时,巴金已年近古稀,工作之余经常眺望大海。出现在他面前的不过是一朵白色的盐花,远处一排摇曳的芦苇。头顶掠过的风让大海弥漫着腥气,奉贤的美味可口是奢侈品。
奉贤乳腐。来自奉贤融媒体中心
奉贤烂。来自奉贤融媒体中心
丁奉腐乳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腐乳,上海人习惯称之为“奶腐”。其实,奶腐之所以成为奶腐,真的是“抚平岁月,磨炼”。每一种霜腐都有不同的情况,要么是红霜腐,要么是白霜腐,要么是花式霜腐。“红颜”红霜是一对姐妹——“方大洪”和“方晓红”。它们的颜色是红色和褐色,每片厚度均匀,质地细腻蜡质,味道咸淡。白腐乳有坏腐乳、油腐乳、白腐乳“三姐妹”,其中坏腐乳为鹅黄色,粘有白米酒糟,香气浓郁,微甜;色腐是以食材命名的一个大家族,包括玫瑰腐、油腐、火腿腐、虾籽腐等。江南最具特色的是玫瑰乳腐,因添加了芳香的玫瑰而得名。
多年前,人们在鼎丰买乳腐。来自奉贤融媒体中心
很多年前,人们在丁奉买牛奶腐烂。来自奉贤融媒体中心
一个半世纪前,丁奉酱园于1864年首次开放。民间传说,光绪年间,一位北京官员回奉贤老家,在北京见母亲。丁奉酱园的主人挑选了一坛上好的奶油色礼品,把“柔香碧玉”从江南送到了遥远的首都。据说老太太到了北京,什么山珍海味都提不起胃口,于是想起了从老家丰县带来的奶腐。烂缸的盖子一打开,只觉得香气扑鼻,和菜混在一起就觉得胃口大开。从那以后,北京官员经常派人回老家,在丁奉酱园买腐乳,分发给北京的同事。丁奉腐乳出名了。于是老板精心制作了一块金字招牌,上书“去北京魅魔”,高挂店内,名声一直流传至今。
鼎丰乳腐“金字招牌”。资料照片
丁奉乳房的“金字招牌”。信息照片
这个传说的妙处在于道出了食物的本质: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营养或温饱,更是为了远方的诗意和乡愁,展现了它的本来面目。值得一提的是《去北京奶腐》属于红方。如果用它来煮奶腐排骨,堪称一绝。一块块排骨淋上浓浓的酱料,色泽诱人,入口嫩滑,回味无穷。
食物带我们的灵魂回家。对于每一个奉贤人来说,身在异乡,“去北京烂掉”可能意味着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