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居家生活

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

常驻编辑 居家生活 2022-05-06 古籍   文化

据近日媒体报道,自2020年暑假以来,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朝、石星宇将清代学者、美食评论家袁枚的《带园食单》翻译成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菜肴,吸引了众多读者“围观”。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袁枚对美食的研究广为人知,但大众对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古籍的文字层面。通过栩栩如生的复原,不仅可以看到古人的日常膳食,还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味道,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化传统,而中国的软实力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基于古籍和经典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对古籍的研究和阅读,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我们对传统的重视和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文字。传统文化其实还有很多超越平面维度的物质载体,包括饮食、音乐、服饰、建筑等等。我们越是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越是活出传统文化,就越能达到平易近人、可感可感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让古籍中蕴含的灿烂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是当前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1年春节,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在“百花齐放”中脱颖而出,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热烈欢迎;如今,在各大景区,身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越来越常见。有人把赏花季形容为汉服旅行季;古典诗词也从文学和书籍中出现在荧屏上,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走向大众。《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的火爆就很有代表性。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述现象并非偶然。一方面,它们印证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另一方面,他们也提醒我们,弘扬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紧密结合,尤其是媒体的升级换代。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根本上说,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供学者研究,更是供大众阅读学习,让大众得到精神滋养。对古籍进行认真的考证、修补和研究,当然是国家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但无论哪种古籍,其本质意义都必须是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从而达到使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目的。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换句话说,古籍内容博大精深,如果不能直达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找到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融合点”,找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魂”,让文化精神走进生活空才能最终形成精神共鸣。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然,我们要强调的“活”不仅仅是大众化、娱乐化,而是诗词歌赋创作、传统民俗体验、多元互动交流等。形成更多种类的体验,实现更深层次的延伸。只有这样,古籍中的传统文化才能有更多的受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者:李沁宇,媒体评论员)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编辑:郭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来源:光明日报DC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者:李勤余

相关阅读:

  • 中国古籍发现最早极光记录
  • 发现一本古籍《方庸》,有可能是日本的中医所著见解独特
  •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2年6月17日)
  • 98岁“扫地僧”火了!每天上班9小时,爱喝小酒爱吃肉
  • 黑鳞鲛人真的存在吗,数本古籍上都有记载(其油脂曾被当
  • 世界上真的有鬼吗,客观世界不存在(但有古籍记载)
  • 节日滋味书中来!来看古籍里关于中秋的那些佳肴美馔
  • 盘点古籍里的中秋美味佳肴:《红楼梦》中贾母爱吃的月饼
  • 古籍里的中秋 《红楼梦》中贾母爱吃的月饼什么馅儿?
  • 古籍书柜防虫处理方案,书柜 防虫,古代书籍防虫,古书怎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