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在线学习已经将近八周了。当网络课堂成为学习的常态,“屋檐下的生活”成为日常,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处于青春时期的青少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仿佛在煎熬。如何让孩子和家人不放大负面情绪,而是主动去发现和拓展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私立学校上海立达中学的老师们总是在思考和探索。
这个“五一”假期与以往不同。一班的同学,没有旅行,认真思考老师布置的英语探究性学习作业——我的禁闭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用英语谈论他们的家庭生活。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导,充分挖掘自己的生活空房间,找出让家居生活更丰富、更快乐的“小幸运”,用视频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长假后的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兼英语老师韩佳丽挑选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做了第一期分享专版。六年级的孩子们从他们的视角捕捉到了疫情生活中不一样的亮色,让伙伴、家长、老师都觉得很开心。
王宏天和徐晨皓与家人分享了他们制作的“高能量”食物——炸薯条和热狗。两位男生不仅用英文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食物的制作过程,还用小视频分享了制作片段。家长给自己的成品打了高分。
吃完饭总要运动,小朋友们各有绝招,讲着自己家的运动故事。陈和他的母亲,谁是热衷于体育运动,与跳舞。不仅如此,她还向大家介绍了瑜伽和尊巴。她建议选择瑜伽放松,改善睡眠;而Zumba则非常适合需要放松肩膀和脖子的人。是居家工作和学习后健身的理想选择。宋智的同学不愿意放弃自己最喜欢的运动——羽毛球。她在短片中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家庭羽毛球实践经验。她不仅和父亲在客厅拉起了网,还制定了新的地下游戏规则。照片里有她依然矫健摇摆的身影,还有猫咪观战的有趣画面。
的确,对于很多朋友来说,除了自己和家人,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家居生活组成部分——小动物。朱盈盈在视频中用英语介绍了为她的仓鼠朋友准备的晚餐和小吃。闫世伟不仅照顾好了自己的小猫乔治,还想到了住在小区里却没有主人的猫咪们。他在视频中介绍,自己设法给流浪猫留下了一些食物,这些素不相识的小生物渐渐和他成了朋友。
想象力不仅限于食物和运动。受制于目前的条件,学生遇到困难时,只能尽量“靠自己解决”。朱佳怡的触控笔坏了,他一时半会儿买不到新笔。于是他搜索网络资源,找到了DIY手写笔视频。朱佳怡和她的母亲一起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自给自足。学生们被他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
特辑的最后是一个代表袁上英语课的短片。疫情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太大了。爸爸妈妈要一边在家工作,一边支撑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在繁忙的工作和没完没了的会议之后,妈妈挤出时间为全家人准备美味的食物。学完之后,我和弟弟用手头唯一的美术纸做了各种手工作品。剪纸的过程让她觉得,当我们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原本艰难的生活可能会变得不那么艰难。那时生活变得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