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今天的工作结束后。我们得开个视频会议,安排一些工作。”5月8日下午,闵行区吴泾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陈佳云和镇信访办的黄浩就收到了这样的通知。打开手机打开视频,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浪漫的背景音乐...新婚夫妇这才知道,这短短的10分钟,是他们难忘的“云婚礼”!
策划惊喜,定制难忘回忆
“突然有了音乐,很多摄像机对着我。我以为婚礼会无限期推迟,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被深深打动。”回忆起那天的情形,新娘陈佳云仍然开心地笑着。因为疫情,这对新婚夫妇早在3月就取消了原定的仪式。最近一个多月没有见面,因为都在支援疫情前线。陈佳云的同事们悄悄地把这一天记在心里,并在办公室里张贴了喜庆的“双喜临门”。得知新郎黄浩目前在隔离点供养,同事联系了另一端的对接人,一场“里外”促成了这场简单却无气氛的网上“婚礼”。
在仪式上,这对新婚夫妇喝了一杯酒,而不是葡萄酒。虽然没有华丽的礼服,虽然少了交换戒指的仪式感,但也有爱的祝福包围着他们。黄浩激动地对新娘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坚守防疫工作岗位,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等疫情过去了,我还想给你补一个隆重的婚礼。”当新娘还沉浸在感动中时,黄浩临时接到紧急任务,于是转身上班了。新娘感叹道,“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经历这样一场特殊的婚礼,我很感动。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与爱情并肩,与战争瘟疫书写浪漫
3月中旬,随着疫情的爆发,两个1995年出生的年轻人暂时放下新婚的家,走上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陈佳云(右一)
从4月3日起,陈佳瑜就住在单位里,随时准备去任何需要她支持的岗位。“当时就在各个小区跑,协助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核酸筛查,并陪同医护人员对核酸检测异常的市民进行现场复查。”陈佳云平静地说,似乎没有令人担忧的感染风险。4月中旬开始,她一头扎进霍星村7组,住在临时征用的村卫生室,每天5点半起床做前期准备,陪着大白为封闭区的村民进行“一对一”核酸筛查。她总是在一线难道不担心感染的风险吗?她淡定一笑,说:“没事。我已经习惯了。如果保护工作到位就好了!”
黄浩(右一)
黄浩比陈佳云早在3月初就开始支援村里的防疫工作。前几天,一直忙于疫情的黄浩意外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原来,他最近得知塘湾村一位村民因封闭管制无法及时拿到急需的药品时,非常着急。黄浩及时联系了这位村民,了解了药品需求情况。从多方查询药品信息后,他终于通过网络平台拿到了药品。为解燃眉之急,村民们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感谢。4月21日,黄浩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和安排,肩负起隔离点管理的重任,参与协调人员运送、核酸检测等事宜,为隔离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物资。
(吴泾镇供图)
作者:黄丽春 选稿:常善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