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从“春天的野餐”到“夏天的第一只小龙虾”,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第一场雪的第一顿火锅”……这些主题一定在某个时候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里。一个仪式化的行为,一个能引起人们兴趣的热点话题,往往会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空圈子里迅速传播。事实上,仪式感早已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消费观念。由此产生的“仪式经济感”也在每一个难得的节假日和闲暇时间不断升温。
但“仪式经济”还是应该一分为二,理性看待。一方面,仪式感是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明显表现,可以被商家用来制造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虽然消费者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这也相当于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消费者要分清哪些商品和服务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盲目从众、跟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仪式感来装点生活,“仪式经济”才能更理性、更健康地发展。
记者刘盼
作者: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