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许婧杜燕)“从昨晚开始就很兴奋,早上六点就到了。”5月20日7时许,拿到1号票的周先生和郭女士在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简称“东城区婚姻事务所”)大门外,安心等待入场叫号。
近年来,“520”、“521”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年轻人结婚登记的“好日子”。每年北京乃至全国的婚姻登记处预约登记的需求都比较大。去年5月20日,北京结婚登记预约5521对,2020年和2019年有3500多对。
今年也不例外。仅东城区婚姻办公室一天就接受了200多对新人的登记预约。周先生和爱人15天前就开始行动了,5月20日零点成功网上预约领证。担心排长队,两人20日早早到了,幸运地拿到了1号。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今天领证时,他们表示,恋爱三年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盼着结婚,最终选择了“520”这个好日子。
目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记者在现场看到,婚礼大厅设置了“两米线”,每小时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主任王涛表示,今年民政部门倡导市民错峰预约结婚登记,东城区婚姻登记处预约人数较去年有所减少。但为了防止人群聚集,今年“520”,东城区的婚礼登记处实行排队登记。新人到了之后会先领一个号,被叫到之后拿着号栏进入大厅。同时,增派安保力量,除了核实各种凭证外,还负责控制现场人数,确保大厅新增人数在十对左右。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要求各区婚姻登记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严格采取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为防止聚集性感染,各区婚姻登记机构继续严格实行预约办理。同时,要提前给订票方发短信,提醒他们在报名前14天内必须没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出行记录。“北京健康宝”无弹窗,无黄码,无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进入婚姻登记机关时,必须持有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
九点左右,一对新人系统地审核证件,领证,拍照。据了解,受疫情影响,婚姻宣誓认证、拍照、婚礼大讲堂、婚姻咨询等非婚姻登记法定程序的各种延伸服务继续暂停。在玫瑰墙前,工作人员正在向新人介绍可以在线认证的“云认证”小程序,协助他们拍照,提示他们佩戴口罩。
王涛从事婚姻登记二十多年。她介绍,近年来,婚姻登记当事人更加注重仪式感,婚姻登记现场也变得更加“抢眼”:有的戴着面纱,有的手捧鲜花,有的请专业摄影师守候在外,记录珍贵瞬间。
“从初审证件到领结婚证只用了十几分钟,从15天的一线预约到今天的正式‘上岗’,一切顺利。”说话时,张子豪在玫瑰墙前握着妻子薛润安的手,脸上洋溢着笑容。
薛润安介绍,他们恋爱两年后结婚,昨晚爱人特意送了66朵玫瑰。这两年来,这样浪漫的小事带来了很多感情,我也渐渐认定他是相处中的对的人。
目前疫情,对于婚礼,大部分接受采访的新人都表示会推迟婚礼,也有人愿意举办“云婚礼”。
27岁的宋明欣计划今年10月和丈夫范回新疆参加婚礼。“如果到时候疫情严重,我们会在线举办。”宋明欣说,从今天起,两人正式成为夫妻,婚礼不需要隆重。亲朋好友聚在“云”里,既温暖又安全。耿先生和岳女士也认为,网上婚礼不仅可以降低人们聚集带来的风险,还可以不受空“婚礼如恋爱”的限制,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分享婚礼的喜悦。与轰轰烈烈的爱情相比,平淡的小日子更有保障,”耿先生说。
王涛介绍,今天东城区婚姻登记处8点开始登记,中午停止,下午完成全部登记业务,结束对外办公。约有30名工作人员值班,以满足新人的登记需求。同时,她也提醒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们,理性选择登记日期。“注册是开始。两人按手印领证。未来,他们需要更用心地经营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以保持爱情的热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