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怡君
北京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就像妈妈的怀抱。半个世纪以来,我搬了几次家,见证了北京的新变化,也见证了北京壮丽的新画卷。仔细想想,不禁感慨万千。
小时候,我家住在西城区北礼士路一条胡同里的小院平房里。小巷狭长,土路曲折。上去的时候坑坑洼洼,风一吹,完全是狼狈不堪。在巷子的拐角处,有一棵只有三个人能抱的大杨树。树下的树荫是夏天晚上邻居摇蒲扇纳凉的地方。我家院子里住着五户人家。因为房间狭小,家家都练就了“及时看清每一针”的本事。他们用破砖瓦搭建了一系列的扩建房屋和小车棚,通道几乎挤成了一条缝,连自行车都推不动。我的小房间只有10平方米。闲暇时,我总是爬上床,坐在高高的一堆被子上。墙上的小窗只能透过一缕光线。手掌宽的窗台是我的“书桌”。虽然我在一个破旧的房间里,但是当我读到老舍写的满目疮痍的老北平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足够幸福了。
我期待着长大,想象着搬家,梦想着改变。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北京想要改变的更多,我所期待的成长和成熟也不过是跟随她改变的脚步而已。
80年代中期,我16岁,我妈单位在海淀区早君庙有一套两居室。母亲说,这里以前是农田,中间有一条土路通往奶粉厂和铁路附中。道路两边都有沟渠。下雨下雪的时候,路过的人好像刚从泥塘里滚出来。这个地方,让我父亲说,更可怕。他猜测可能是老舍《四世同堂》中描写的常先生为齐老人一家看坟的地方。母亲还说,盖楼打地基的时候,确实挖出了骨头。
虽然害怕,但我渴望告别简陋拥挤的小屋,奔向有客厅有厨卫的大楼房。所以,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当天晚上,我和爸爸就立刻骑着自行车去看房子。从西直门往南走,那一天,父亲比我还兴奋,屁股从车座上抬了起来,越骑越快。骑的越多,路上的车辆越少,灯光越暗。真的感觉像是身在不毛之地。父女一路奔跑,气喘吁吁,爬上了楼。当我打开门,终于看到我的卧室和书房时,我感到疲惫和虚弱。我用新奇的目光扫视着空空荡荡的房间,展开了我对未来新房的无限想象,然后兴奋而疲惫地对父亲说:“我们不回去了,就在这里铺地板吧!”
那时候,我绝不会想到,这个荒凉的地方,像一个“小村庄”,几年间建起了许多高楼,变成了一大片拥挤的居民区。楼前斜靠的一条小路很拥堵,走路难,停车更难。一走出这条斜街,你就会豁然开朗。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有四通八达的公交车,周围有超市、银行、餐厅。小小街道因为集中了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吸引了很多人在这里定居。
90年代初,我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就在三环外的翠微路。一天傍晚,当我站在六层楼的阳台上俯瞰繁忙的街景时,看到楼前一排低矮的平房正在被拆除,地上满是瓦砾。当时刚满一岁的女儿在石头堆成的废墟上摔了一跤。女儿3岁的时候,我们见证了翠微大厦这个大型现代化商业中心的落成,每天都有“隆隆”的机器施工声。接下来几年的周末,我们带着女儿逛这个宽敞明亮的商场,去餐饮一条街吃各种美食,过上了小康生活。
2000年左右,女儿在上大学的路上,我在六道口林大北门租了一套房子,住了三年。小区旁边有一条繁华的街道,两边都是超市、餐馆、商店。每天傍晚,女儿背着沉甸甸的背包走过马路,总会有小小的收获。有时候我懒得做饭,我们就去街边的小餐馆吃饭。我女儿喜欢南方的蒸饺,她想再去一次。最后一次吃完,女儿还说:“下次再来。”后来,那条街已经变成了宽阔的马路,路边小店多的地方也建起了高楼大厦。
我记得清华西门有一条那样的小街。当年,在众多的小吃店中,我遇到了一家名叫“疯狂烤翅”的店。有时候和朋友们尽情的聊天,吃的很开心,一直呆到晚上十一点多。年轻的服务员没有催,还是一个个叫“姐姐”。我和朋友开玩笑说,等她把“姐姐”改成“阿姨”,我就不去了。后来我就不去了,不是因为我从“姐姐”升为“阿姨”,而是因为那条街已经全拆了,等着盖高楼。
八年前,我搬到了五环外的镶黄旗东路。刚搬来的时候还是半城半乡。从小区后门出去,是一条狭窄热闹的市场街,街上布满了大排档、熟食店、自行车修理摊、裁缝店。有一次,我最好的朋友居然在那条街上买了一只活鸡,一路扛到我家。现在,那条小街已经消失了。已经是一条宽敞的柏油路,旁边还建了一个亭台楼阁、碧水荡漾的公园。马路上的餐馆、超市、便利店就在几步之遥,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各种便利选择。路两边已经有很多高楼了,但是还有在建的。据说有学校,商场,办公楼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