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邻居”在城市生活中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无限地慢了下来,同时也让邻里回归到了最初的状态,仿佛回到了五六十年代,邻里关系亲密的年代。虽然一开始不理解,但更多的是邻里之间在群里互相打气,在疫情防控中守望相助。
图说:小区里的邻里爱情故事图片。友谊路街道供图
老人锁门时,热心的邻居过来帮忙
“哦,我能做什么?我进不去!”徐老伯看着紧闭的大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徐叔叔,发生什么事了?”听到楼上有动静,住在楼下的小姜赶紧赶来了。家住宝山十村的徐老伯今年90岁了。下楼散步后发现没带钥匙,而妻子躺在床上打不开门,于是被关在家门外。“放心吧,许叔叔。我去叫锁匠给你开门。”了解情况后,小姜安抚老人,从自己家里搬来一个凳子让老人暂时坐下,然后叫来锁匠开锁。期间,小姜一直陪着徐老伯,直到锁匠来开门。“我真的要感谢小江。要不是他,我进不了家门!”徐老伯称赞道,“这小伙子总是热心肠。每次发放物资,他都亲自送货上门,帮了我大忙。我们社区需要这样优秀的年轻人!”
油、盐、酱、醋、米、茶,一个接一个,就是邻里的感觉
“我家里没有盐了。谁有多余的来支持?”“我家有。让我把它放在门口给你。等等。哦,马上来!”看到楼群里的求助,宝山七村楼道里的志愿者徐阿姨赶紧把家里多余的物资拿出来送给邻居。“说起来,如果不是这次疫情,这栋楼里的所有人都不会这么熟悉。要知道,我以前还没见过几个邻居呢!”徐阿姨说:“我们以前没有团。现在我们有了一个专属建筑群。任何团购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平日里,我们会在群里聊天聊天。”第二天,徐阿姨惊讶地发现,她家门前放着一袋蔬菜和肉。一问才知道是昨天领盐的居民送来的。“人与人的交往是要有回报的,这样感情才会更好!”徐阿姨自作多情,然后把收到的肉做成家乡的特色小吃酥肉,分发给大家...
细微之处见真情,小事暖人心
不知不觉夏天的脚步已经进入,被关在家里已经一个多月了。每个人的头发都悄悄地长了起来。“好久没理发了,都要长成‘鸡冠花’了!”“前几天我用家里的剪刀剪了刘海,剪得很彻底。”包二村的居民说起自己的“头等大事”却忍不住哭笑不得。
看到居民的烦恼,社区二党支部书记孙主动提出给楼道里的居民免费理发,居民们提前商量好理发高峰期的时间。孙师傅有高超的技艺。过去雷锋活动的时候,他在社区里为居民服务。他可谓是大家的“老熟人”。住在六楼的老张成了孙师傅的第一个“顾客”。只见孙师傅熟练地操作着剪刀,这里一刀,那里一刀。不一会儿,一个清爽的新发型就诞生了。“我以前就认识孙少爷。他是个好手艺人,很努力!”看着自己焕然一新的样子,老张满意地说。
不知不觉,忙了3个小时。孙师傅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剃须刀换了一个又一个。许多楼层的楼道里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的为民服务精神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理发虽小,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是我们社区党员的榜样,他们真正考虑到我们老百姓的需要!”
新民晚报记者郭剑锋
作者: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