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在家时间长,伏案学习。“想锻炼”成了大学生的一致心声。上海交通大学学指委、团委、体育系及时响应师生的运动健康需求,积极制作发布家庭化防疫健身指导视频,组织开展线上运动打卡、云上体能挑战赛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和多样化的线上体育活动,全方位鼓励和引导师生科学运动和锻炼。
受访者供图(下同)
《SJTU“流行病”健身直播课宿舍锻炼指南》系列活动由体育系老师吴耀、宋顺发起,、、、、乐、等青年冠军老师积极响应号召,组成主播天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打磨,直播内容从最初的版本逐步更新,从最初的30分钟纯动作练习,到现在的每周一、五、五晚八点半上线,包括动作跟进、健康小贴士、运动知识、幸运互动、微信群聊等环节的系统化直播结构环。
为了探讨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运动健康工程中心和系统生物医药研究院运动转化医学中心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从停课初期开始调查学生的身体活动、睡眠和心理的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中发现,身体活动水平高的学生在睡眠和心理方面表现更好。然而,身体活动水平低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可能是所有实施封闭管控的高校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空房间里保持健康,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由中心讲座教授程牵头,团委、体育系骨干教师参与,组成工作团队,精心设计和打磨直播课程的设计和方案,为师生健身活动提供科学保障。
交通大学教授、学校体育系运动健康工程中心主任程在直播间亲自担当“弹幕团”的角色。直播前,她会和每个直播老师一起讨论规划课程内容,设定每次直播的运动目标和主题,结合直播内容,将运动健康、合理饮食等诸多“黄金知识”融入弹幕互动中。特别是重点讲解了如何在狭小空的房间内运动,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如何配合运动,合理饮食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出汗运动的同时,了解更多的运动健康知识。
直播预告一经推出,便在不同平台获得了过万的关注。凭借直播,7场直播,800分钟的直播交流,覆盖近5000名学生,线下微信群也积累了近300名忠实粉丝。学生在弹幕和微信群聊中表达自己的收获。健身还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讯员焦璇新民晚报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