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2500万市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一度受到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和供应工作者不断抵达上海进行援助。
很多市民还记得,3月底,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上海保供的美团分拣兄弟已经在上海奋战了近60天。近日,本报(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了当时专程从深圳赶来支援他的弟弟王奔曦,听他讲述这段独特的经历。
美团买菜深圳后援团队合影。右边的是王奔曦。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上海60天,每天走4万多步
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美团买菜。上海平陆路站又开始忙碌了。
“本来和女朋友说好520结婚的,没想到差了这么久。”3月31日,从深圳到上海的90后杂货分拣员王奔曦,带着119名合伙人赶到上海,支持投保。“婚礼可以延期,但在这艰难的时刻,我想为上海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王奔曦说。
4月1日,王奔曦上任的第一天,他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说想请他帮忙买些材料。电话里的声音哽咽,几乎要哭出来。这一天他接到了50多个这样的电话。“我就是在那一瞬间感觉到,我们常说的‘社会责任’这几个字,就在我们的肩膀上,好重。”
受市民的重托,王奔曦投身于安保工作。
每天早上6点,服务站开门营业。仅仅半个小时,当天的储备物资就全部售罄。订单猛增,服务站前期人力严重不足。
每个分拣小哥都在站点里小跑前进,一天4万多步,很难把当天的所有订单都分拣出来。但随着国外支持合作伙伴的到来,服务站的配送效率逐渐提高。与开始相比,平陆站的履约订单增加了一倍,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客户可以获得所需的材料。
虽然演出订单数量有所增加,但一线货源保障压力依然很大。有一次一个支持者累得哭着说想家。王奔曦在他们的微信群里安慰大家:“上海需要我们,我们还不能走。当上海恢复正常时,我们所有人都会健康地一起回去。”
美团买菜深圳支持者截图。
我想给我女朋友办一场婚礼
在上海的这60天里,王奔曦和很多帮助上海保供的小哥哥们一样,默默的帮助很多市民及时运送物资。
但事实上,王奔曦比任何人都有更多的遗憾。5月20日,本该是他的婚期,却因为人在上海而没有赶上。女朋友也理解特殊情况,安慰他说“没事的,只要你平安回来,婚礼随时都可以举行”。
除了推迟的婚礼,王奔曦的另一个担心是他的父母。来上海支教已经两个月了,但他一直没跟父母说这件事。“老人老了,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王奔曦说,当他回去的时候,他会指着电视上的新闻报道告诉他的父母,他的儿子在这里。他觉得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最近上海开始复工复产,街头的烟花也慢慢回来了。王奔曦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到达服务站的新货种类越来越多。起初只有土豆、白菜、胡萝卜等几个品类。现在小龙虾、榴莲、鲜花等商品陆续到货,顾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在深圳支持者的微信群里,也有员工自己在街上拍的小视频。街上的小店准备开张了。许多居民在街上自由行走,一些人骑自行车取乐...看到这样的视频,他觉得真的离家不远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上海成了王奔曦关注的焦点。“等上海恢复正常,我想和家人一起回上海,看看南京路的夜景,看看真正的上海。”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
作者:陈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