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财经5月29日电(记者庞无忌)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29日0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具体来看,2022年5月29日08时至5月30日08时,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广西东部、贵州南部、新疆西部局地地质灾害风险高(黄色预警);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橙色预警)。
自然资源部表示,将向安徽和贵州派遣更多专家。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主汛期,华南、华南、西南地区已经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贵州织金、四川荣县、福建武平等地相继发生多起地质灾害。自然资源部66名专家分赴各地,驻守一线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持,联合省级专家指导趋势研判、监测预警、避险转移,协助优化实施防灾预案,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28日至31日,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局地降雨量可达150-200毫米。经会商研判,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局地灾害风险较高。
27日18时,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从上述省份增派现场专家和技术力量,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做好潜在风险的巡查、群测和滚动预警工作,预置中高风险区防御力量,加强避险转移、值守和信息速报工作。各地要不断审核优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严格细化预警响应行动。相关行业部门要严格执行易发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度,重视公路、铁路、矿山、水电工程、输油(气)管道、旅游景区、人居环境、建筑边坡等危险路段的排查,特别要防范泥石流沟谷高陡边坡、临时厂房、工棚等生产生活区的地质灾害风险。
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导中心专家跟踪研判,考虑到山坡渗流的减弱滞后性和多期降雨的叠加,上述地区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仍需继续,中高易发区县(市)要确保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结合过程降雨、天气预报和灾害险情变化, 不断提高预警的时效性,做好危险区域的疏散准备,遇到重大险情时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