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财经5月30日电(记者李)端午节将至,粽子包装迎来新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等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限制食品、化妆品等商品过度包装》第一次修订,要求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由不超过四层减少到不超过三层。
同时压缩包装间隙空,降低包装成本。售价在100元以上的月饼、粽子,包装成本占售价的比例由20%降至15%。严格的混合要求规定,月饼不得与其他产品混合,粽子不得与其他超出其价格的产品混合。
新规的出台恰逢其时,针对性很强。目的是进一步“瘦身”粽子和月饼的包装,实现“轻装上架”。
近年来,粽子、月饼的过度包装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有的甚至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一个漂亮的礼盒,包装得“里三层外三层”,打开后里面却只有三四个粽子或者月饼。
过度包装有很多危害。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助长了铺张浪费。商品过度包装背离了商品的本质属性,大大抬高了售价,“天价月饼”引发民众投诉,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垃圾约占城市固体垃圾的30%至40%,而这些包装垃圾大多是由过度包装造成的。
粽子和月饼的消费者数量多,季节性和情感因素强,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因此,加强对粽子和月饼过度包装的整治是问题的关键。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落实到位,这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畅通举报渠道,通过“咬牙”措施防止厂家过度包装;企业要自觉遵守新规,优化包装设计,做抵制食品过度包装的先行者、实践者和倡导者;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自觉选择简约适度的包装产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如遇过度包装等浪费行为,主动投诉举报。
“礼轻情意重”。全社会都应反对商品过度包装,践行简约适度的理念,让饺子、月饼等礼品“回归原状”。
作者: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