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是很多商场恢复营业后的第一个假期。记者走访发现,各大商场抓住实体商业复苏的第一个窗口,带动消费回暖。不少商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进一步恢复,达到去年同期的50%左右。
“北京的烟花又回来了!”在端午节假期,市民范晓请他的女朋友去购物。虽然他们不能在大厅里吃饭,但他们特别珍惜可以出去闲逛的时间。朝阳大悦城是他们假日休闲的第一站。
恢复营业后,朝阳大悦城已在门前铺设了“青马大道”。白绿相间的大道上写着“免费咖啡、免费购物、免费展览”,绿色箭头指向商场入口。商场一楼中庭和扶梯也出现了许多“绿马”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
由于“绿马”的声音与“绿码”相同,寄托着疫情早日好转、城市生活早日恢复正常的美好祝愿,因此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拍照。还提供了手牌、“绿码框”等现场拍照道具,方便人们创作有趣的照片。“希望我们的绿码永远都是绿色的,一路顺风。”范晓手持“青马”,用镜头记录了这个特殊的端午节。
除了展示有趣的互动场景,朝阳大悦城各大商家还推出了优惠折扣、新品首发等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朝阳大悦城客流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0%,原因是餐饮服务尚未恢复,部分业态尚未开业。
小长假期间,西红门的聚会中心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很多人提着大包小包。“5月前是一周两趟,最近快一个月没来了。这次放假我就买几件衣服,然后包点好吃的带回家。”家住大兴区的冯女士说,随着夏天的到来,商场内环境舒适,是外出游玩的好去处。随着疫情逐渐好转,相信购物频率会逐渐恢复。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培训等部分业态外,大部分商场的商户开店率已经超过90%。随着餐饮的暂停,北京部分商场的销售额已经回升到去年同期的50%。部分商场表示,正在积极筹备“北京消费季”系列活动,将积极联动零售、餐饮、美术馆、影院等多元化业态,释放高额补贴,以年中促销、夜间经济体验等形式刺激消费复苏。同时,他们还策划了一系列文化消费体验活动,一方面帮助小微企业商户复工复产,一方面持续拉动消费复苏。
作者: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