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一度暂停的家政行业也开始按下“重启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轮疫情过后,上海的家政市场悄然发生了变化:出于安全考虑,与兼职人员相比,留宿阿姨缺口较大,“单身族”现象突出。“一老一少”的家政服务刚需亟待解决。
“很多家政人员选择回老家”[S2/]
从6月1日起,金文家政总经理孔静就不停地打电话来。“大部分都是找住阿姨。尤其是养老金法案,以前是100%成交。现在有四五个需求单,最后能实施的只有一个。”她说,因为现在的疫情,公司很多家政人员选择回老家,离职率接近一半。"他们告诉我等我回来再看。"
因为“名单等”,能就业的家政人员也很挑剔。
孔靖介绍,比如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独立房间,独立卫生,独立房间有电视机,甚至有WiFi;如果是照顾老人,要求一对一,不用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老年人被要求照顾好自己。“如果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者雇主家人口多,生活条件差等家务事,家政人员就会挑挑拣拣。”
用人单位方面,要求家政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下的心理预期也是单子收不下来的原因。
“目前市场上最急需的是45岁以下的家政人员。为了及时成交,我建议降低家政人员的年龄要求。”孔静说,家政服务也是个技术活,尤其是照顾老人,需要一定的护理经验,工作细心,对老人有耐心。“如果50-60岁的家政人员在经验和性格上有优势,用人单位也可能会放宽对年龄的‘硬性’要求,所以交易可能会更大。”
“鼓励兼职者跳槽做住家阿姨”[S2/]
“我在小区待了两个多月,手都停了。今天,经过面试,我决定做一名寄宿阿姨。雇主是一家三口。我的工作就是带一个小学生,白天看着她上网上课,然后做饭打扫卫生。”在闵行区颛桥镇的一家金利家政店,家政阿姨刘开心地签下了家政合同。“虽然没有原来兼职那么多收入,但是吃住在雇主家比来回风险小。”
【/s2/】出于安全考虑,雇主家庭将兼职需求转变为家政服务需求,这也是造成住家阿姨短缺的原因。金利家政公司总经理方告诉记者,以前在他们的单子里,小时工和家政是五五开。现在80%的单子是为了家用,20%是小时工。
“复工以来,我们这里也出现了‘单子等人’的现象,住阿姨的需求特别大。”
“小时工的收入平均比家庭高30%到50%,人也自由。但是,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我们正在尽力劝说小时工及时跳槽。”方说,“家政服务风险比较小,收入稳定。前期有一些大妈,损失惨重,还要承受房租的压力,被说服了,愉快地接受了新的岗位。”
此外,为了满足市场的新需求,金立家政还想了其他办法,比如为想在上海做家政服务的管家提供一周内的免费住宿,适当降低中介费等。“对于愿意换工作在家生活的家政人员,我们还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让他们更快适应在家生活。”
呼吁救济国内企业
“自从国内工业恢复生产以来,它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在积极关注的同时,也在尽力为国内企业排忧解难。”上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张丽丽表示,上海市家庭协会将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一是为部分面临困难的家政企业争取减免房租、增值税等成本,二是在业务量逐步恢复后解决“缺人”问题。“以前上海的家政人员大多来自安徽、江苏等地。接下来,我们将鼓励企业从更多省市招聘家政人员补充市场,逐步恢复企业活力,增强行业凝聚力。”
近年来,上海积极从贵州等地引进家政人员,充实家政人员队伍。图为来自贵州遵义的舒吉兰正在现场服务。(资料照片)
另据记者采访,一些家政公司也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恢复为广大困难老人办理“长期保险”业务,[/s2/]以缓解居家家政服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