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去杭州,杭州人来上海,都很熟悉沪杭高速上的嘉兴服务区:老司机判断沪杭之间的路是半开的,乘客认为可以边休息边买个嘉兴粽子。该服务区于1999年5月投入使用,是嘉兴第一个高速服务区。20年来,嘉兴服务区经过改造升级,预计今年9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
改造后,嘉兴服务区的功能肯定不会局限于简单的休息和买粽子,而是会有一些智能化的应用和网络名人里的店铺。嘉兴人对建设“网上名人服务区”充满信心。此前,长三角著名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如沪宁高速上的阳澄湖服务区、梅村服务区等。特别是阳澄湖服务区有桥有亭。除了名牌餐厅,还有文化空展,吸引了众多媒体报道。但是要知道阳澄湖和梅村服务区都是浙江嘉兴的桐乡老板承包经营的。桐乡有近200家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的公司。
这一次,嘉兴人将在家门口新建一个服务区。会有什么新花?
品牌智能是一项新功能。
沪杭高速嘉兴服务区负责人陈永杰告诉记者,首先,改造的重点是突出地方特色。原来的服务区分为北区和南区,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主体建筑。这次更新之后,建筑的立面被重新设计了。上海至杭州服务区主体建筑命名为“南湖映波”,体现了嘉兴的红船元素和红色文化。这座从杭州到上海的建筑被称为“未来之舟”,依托杭州的数字经济和乌镇的互联网背景,展现了未来融合的方向。此外,嘉兴服务区综合楼改造升级最具特色的是建筑框架空楼层设计,为浙江服务区首个楼层框架空。用作停车位,更集约利用土地,还可以减少车辆的日晒雨淋。乘客可以乘坐自动扶梯到二楼和三楼就餐和购物。
把服务区打造成城市休息室可能是一个新的方向。让路过的乘客在服务区多呆一会儿,或许能直观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和魅力。有可能在体验了服务区之后,他们会有兴趣再去一次这个城市。至此,浙江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始有意识的改善。如今年3月装修的余姚服务区南区外景设计,以“瑶江明珠,古渡新岗”为主题,吸收了许多地方特色:以傣色、木色的南方风格为主调,结合河姆渡建筑特色和当地丰富的竹子,打造余姚特色。结合余姚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综合楼咨询台设立旅游咨询点,免费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推荐、医疗救助等服务。
智能服务也是浙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趋势。比如,通过智能引导,车辆可以更准确、更方便地找到停车位,停车位是充足还是紧张都会相应显示出来。改造后,嘉兴服务区厕所蹲位将增加,并建设智能厕所,可更高效、智能地显示空位置,监测湿度、温度、硫化氢、氨气等气味。当超过阈值时,可以连接通风设备来去除气味。比如正在改造升级的杭州绕城高速西湖服务区,就有很多智能设置。可能会有智能无人酒店、无人便利店、超级充电站、5G网络体验等设施设备。
低碳也成为浙江高速服务区新的发展方向。在屋顶铺设光伏组件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服务区的碳排放。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增多,充电桩的建设也迫在眉睫。以嘉兴服务区为例。之前只有8个充电桩,改造后这个数字会大大增加。
服务区可以“开后门”吗?
在业内,嘉兴服务区转型后的商业模式堪称“第四代”服务区。
“第一代服务区满足停车、加油、上厕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第二代增加了餐饮,第三代则有一些地方特色的原型。到了第四代,服务区除了停车、加油、基本消费之外,更像是一个展示当地地域文化、挖掘商业品牌的场所,向综合体发展。”陈永杰说。
虽然标了标准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但是服务区本身和城市商业综合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明显的就是客群,商务旅客,家庭旅客,货车司机,赶时间的“工人”……都会在服务区住宿。为了满足多元化客户的需求,嘉兴服务区将招商品牌分为三个层次:国际品牌作为吸引客户、提升服务区形象的手段;地方特色品牌是整合地方文化、展示地方特色的需求;大众消费品牌满足了乘客的基本消费需求。
今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高速公路上的乘客。此前,嘉兴服务区引进的星巴克、DQ、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品牌,对服务区周边乡镇也有很强的辐射力,乡镇的消费者会去服务区消费。陈永杰说,未来,服务区可能会探索成为半开放或完全开放的服务区。乡镇的车辆会通过普通道路开到服务区后门,人登记后就可以进来消费。据测算,“后门经济”每月可能为嘉兴服务区带来近五六千名新乘客。如果这种模式能够实施,许多服务区都可以复制和推广——例如,正在改造的西湖服务区正计划引入华敏冰堂和SupremeXTEA18等“网上名人店”。如果后门能打开,西湖服务区附近的乡镇居民就能在高速服务区吃饭,不用开车去杭州市区的商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