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新华网广州6月21日电(王健、王天琦)6月中旬以来,珠江流域出现一轮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在此期间,11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西江、北江、汉江发生编号洪水,造成流域大洪水;西江、北江上游来水遭遇珠三角天文大潮,珠三角多个验潮站潮位超警戒...从上游到下游,整个珠江流域都处于紧急状态,影响着流域沿线近3亿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珠江流域近10年来最强“龙舟水”,广东气象部门基于自主研发的数值预报关键技术,提前研判、精准预报、全面联动,全力守住珠江,保护大堤,守护“生命线”。
据广东省气象局消息,6月5日至11日,广东首轮“龙舟水”降水量超过25毫米的乡镇和街道占全省乡镇和街道总数的99.5%。气象、应急管理、水利、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发布暴雨、洪水、山洪风险预警607次,发布短临预警和重现期预警906次。
“13日之后,我省仍有大范围暴雨。强降雨区集中在粤北和珠三角北部,与前期降雨区高度重叠的可能性很大。”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志芳在6月9日召开的省商会上反复强调。
暴雨倾盆,一线业务人员通宵值班。一条条预警信息,就是科学避险的“哨子”。
6月13日晚,地势低洼的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被淹,水位持续上涨。中坝村7个村民小组,6个被淹,洪水最深处达两米。由于停电,全村处于危急状态。
中坝村干部和救援队员驾驶冲锋舟进村,挨家挨户寻找需要转移的群众。“什么都别拿,滚!”当地村干部大喊一声,把群众送上冲锋舟。
“在关键时刻,天气预警真的可以救命!当我们收到信息后,我们立即配合政府进行疏散。不到3分钟,全村100多人被转移。”中坝村村民何兆友说。
天气预警提前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截至6月14日7时,翁源县已安全转移群众4282人。天气预警的背后,科学预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月16日,珠江流域西江中下游、北江、东江、韩江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西江红水河、柳江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吴志芳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拿出手机看预报。“模式预报的暴雨范围和量级都减小了,必须调整。”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团队召开紧急会议,综合运用新技术和经验,调整降水面积和量级,做出科学预测:未来几天,全省仍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根据天气预报,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排水公司和自来水工程公司在广州市长江中路天子码头至海珠桥路段设置了多组便携式组合防洪板。
值班人员介绍,“有了这个设备,我们就有办法控制积水的去向了。”得益于此,广州很多地方减少甚至完全避免了“水浸街”的发生。
应对“龙舟水”,不仅需要气象预警和科学预测,更需要科学泄洪。
受近日强降水及和平河泄洪影响,河源市龙川县枫树坝水库蓄水位快速上涨,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6月11日晚,在龙川县三防办总值班室待了一整夜的龙川气象局局长王辉,通过电话与预报员实时沟通降水情况,第一时间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雨情及未来趋势。河源市三防应急指挥部经过研判,认为龙川枫树坝水库泄洪尤为关键。
王辉立即请求支援。广东省气象台和河源市气象局通过珠江流域气象中心研发的耦合智能网格预报和洪水预报关键技术,共同得出结论:“未来24小时,龙川县赤光镇仍有暴雨,枫树坝水库泄洪迫在眉睫。”
根据预报,6月12日,枫树坝水库将时隔三年再次开闸泄洪,水库沿线群众和东江下游水利工人已提前做好撤离准备。截至6月14日8时11分,武警河源支队协助镇政府转移群众3563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