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由黄觉、胡杏儿、李治廷主演的《狮子山下的故事》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茶餐厅,叉烧饭,粤语歌...好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开播就把很多观众带回了熟悉的时代氛围。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更加惊喜地发现,这不仅仅是港味的回味,更是人心的回归。通过这部剧,观众可以看到勤劳、努力的普通香港工人的奋斗生活,透过普通香港市民的命运看到香港社会的背景和本来面目。
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茶餐厅的里里外外,以两代人的生活境遇为脉络,反映了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香港回归祖国、亚洲金融风暴、北京申奥成功、全民齐心协力抗击非典疫情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写的是香港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下的酸甜苦辣,诠释了小家庭与国家同舟共济,香港与内地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狮子山下的故事,始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止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在过去的40年里,香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茶餐厅作为香港饮食文化的独特象征,早已深深嵌入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参与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他们的奋斗历程。狮子山下的故事以一家茶餐厅为主要场景,接地气,无论对香港还是内地观众来说,都是贴切自然的。
经典场景离不开典型人物。“喜欢你”茶餐厅之间,凝聚着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香港市民形象。李高山,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心地善良,待人和善。梁欢,广东佛山人,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老叉烧”老金早年是个赌徒,但他勇敢豁达,终于改过自新,步入了正道。西式大厨罗是一个风趣开朗懂得生活,外刚内柔的“港式美女”甄倩梅是一对知音;有“大富贵”外表傲慢,实则重情重义...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明显,追求不同,但又是兼容、共存、相互支撑的。
这部剧的妙处就在于它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从个别香港人对新移民的偏见,到利益面前的各种猜忌;从炒房到贫富差距导致的阶层分化——狮子山下的故事传递出一种包容、温暖、积极的力量去面对困难,建立希望,弥合差距,携手前行——这才是香港的活力之源。正如剧中背景音乐所唱,“放下彼此心中的矛盾,共同追求我们的理想,风雨同舟的人誓要相随,无所畏惧,更加无所畏惧……”
一个城市的精神不是摆设,它总是体现在生活细节和社会背景中。《狮子山下的故事》通过呈现普通香港市民所经历的真实生活,不仅生动地刻画了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灵活自强的精神,而且用一个“爱”字揭示了中国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和国情。整部电视剧中弥漫的浓浓人情味,让观众看到了香港的各种生活方式,也体会到了香港与内地的联系。
随着茶餐厅新一代年轻人步入成年,故事情节开始变得更加开放。从小形影不离的“给我六个”,走出潘喜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记者、警察、工程师、投资顾问、白衣天使。他们延续了上一代人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接受了更好的教育,视野更开阔,代表了香港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观众通过黎友浩、罗子康等年轻人的“第一视角”,再次回顾了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每当香港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祖国大陆总是义不容辞地帮助香港转危为机,渡过难关,有力地保证了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正是在香港与内地关系更加密切、交流日益深化的过程中,新一代青年逐渐确立了国家观念和认同,开始意识到祖国内地的快速发展给香港带来的重要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剧中,罗子康、罗、老永安等年轻人北上创业,追逐梦想。“爱你”茶餐厅也在佛山、珠海、中山等地开设分店。正如梁欢在故事结尾所说,“回归祖国会让香港更强大。”背靠祖国强大后盾,香港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和更坚实幸福的生活。
狮子山下的故事再次向观众表明,香港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任何风暴都会过去,人间烟火才是最持久最有趣的生命。这部剧是一部普通人的传记,让观众从市井烟火中感受到香港人的家国深情。这就是香港社会的背景和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