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军区党委高度重视关系战士切身利益的“小事”,收集了基层反映的“六难”问题300多件。针对大雪封山后边防哨所面临的物资保障问题,西藏军区采用太阳能采暖供暖系统、新能源集装箱营房等。解决高原训练站取暖和热水供应问题。目前,一线固定营地“六难”问题已基本清理完毕。
下一步,西藏军区将重点解决高原驻训站和“小散远”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我们把训练场地用电问题纳入国家电网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建设。为统一训练点安装制氧装置,与驻地医院签订卫生服务协议,让每个点的每个官兵都能安心驻扎。”西藏军区有关负责同志说。
詹娘舍哨所官兵正在执勤。
“像这朵格桑花一样扎根在边境,越开越漂亮”
进入新世纪后,高原部队后勤保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战士们劝年迈的老奶奶们不要再送饭了,但他们还是时常想起哨所的“兵娃娃”。
2007年,詹娘舍哨所发生雪崩,3名战士牺牲。因为距离太远,烈士家属每年都不能进藏祭扫,老奶奶们每年都约好清明节去祭扫,15年来从未间断。
2014年底,时任詹娘舍哨所指导员的毛朝阳的妻子带女儿来探亲。由于路上大雪,有一段时间很难到达哨所。大吉夫妇听说后,冒着大雪把母女俩从县城接了回来,还把家里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她们住。
三奶奶的贡献,詹娘舍哨所官兵都铭记在心。重大节日,他们带着慰问品去看望三奶奶。每到农忙季节,官兵们都会去帮村民收大麦。
在蒲池的客厅一角,堆放着刚刚收到的包裹——一箱是贵州毕节市退伍15年的老兵宋世建送来的香肠、腊肉、豆腐干,另外两箱是河南安阳市现驻哨所的小昭父母送来的干果和手工编织的围巾帽子。"小昭的父母说,一个送到了邮局,另一个送到了三位祖母那里."每次收到这样的礼物,三位奶奶都会开心地回忆起过去。
如今,哨所周边6个公司党支部与驻地周边村党支部结对子,帮助11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培训指导200多名村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任刚村已经实现了脱贫目标,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三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如以前灵活,但官兵们逢年过节还是会收到奶奶的礼物。雪域高原的格桑花总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大吉说:“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姓,都应该像这朵格桑花一样在边关扎根,它会越长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