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孙嘉怿拜访江春太时,老人说起自己的故事。江春太在战场上亲手埋葬过3位战友。由于战事吃紧,他只能以石为碑,以树枝为标记,留下一句承诺:“我会带你回家的。”
1951年,战场上的一天,江春太本来要外出执行任务,临走之际,一把被沈明生推了回去,“你识字,在后方做其他的事。”可此去他就再也没见过营长。
老人回忆时,忍不住呜咽。他当时说起自己的心愿——找到营长的家属,找回营长的忠骨。
这是一趟与以往不太一样的寻亲,孙嘉怿当时不敢许诺。
在发布了寻亲信息后,很快传来好消息:烈士营长的胞弟尚在人世,现居江苏江阴。
7月27日在江春太的家中,孙嘉怿接通了沈明生亲属的视频连线。
“像!”江春太从手机屏幕里看到沈明生胞弟时,脱口说出了这个字。江春太很兴奋,眼里泛着微光,他撩起裤管,露出一条狭长的伤疤解释道,“这是我和营长一起负的伤。他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这是他留给我的照片……”
江春太和沈明生的胞弟视频连线。郑子愚摄
孙嘉怿还说了一个好消息,相关部门邀请沈明生的家属提供DNA信息。这意味着,通过DNA比对,或许能从“三八线”以南寻回沈明生的忠骨。
当天,孙嘉怿特地买了一束向日葵送给江春太。“送向日葵的意义是,我觉得他们是向着光明的人。”孙嘉怿解释,“选个这样有‘仪式感’的日子,是想告诉他们,我们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铭记这段历史。”
截至目前,程雪清已为160多位烈士寻找到亲人。因地域、疫情等原因,他没法到场见证每一次烈士和烈属的“相逢”。大多情况下,他都通过图片和视频见证现场。不少烈属因结束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而流泪。
2021年10月,彭大华携亲属到都昌县大港镇革命烈士陵园。“外公,终于找到您了……”按照风俗,彭大华撒下了用红布包裹的“故乡土”,寓意黄万生烈士魂归故里。
程雪清看到群里发出的现场图片时,脑海里回响着一句话:“山河已无恙,烈士可回家。”
担忧
徐志辉回到阜阳后,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在视频账号上。没想到,“视频一下子火了”。孙嘉怿也为视频点了赞。她希望有更多人受到感召,一同加入烈士寻亲的行列。
可点赞之余,她也有担忧。面对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的烈士相关遗物、档案资料,寻亲志愿者们其实很纠结。
一方面,这些资料给寻亲工作带来便利。几次寻亲过程中,孙嘉怿需要证明烈士的身份信息,而网上售卖的烈士证就是重要证据。她直接截图留存作为史料,再通过相关机构保存的烈士证底联进行身份核对,最终寻亲成功。如果严厉打击,那么许多史料或许很难再出现在市面上,甚至直接被遗弃或损毁了。目前,部分二手交易平台已经删除了烈士遗物详情页。
但另一方面,随着关注烈士寻亲的人越来越多,部分物品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正在推高烈士寻亲的难度和成本。孙嘉怿寻亲有结果后,有的家属直接花3000多元买回了烈士证,但也有家属因承担不起费用,只能仿制并做旧一张证书,摆在家中纪念。
有关烈士身份和事迹的书籍也存在相似的情况。程雪清在为黄万生烈士家属寻亲时,以30元购得的烈士书籍《武山雄鹰》,后来再次搜索已被卖到了300元。许多与烈士相关的史料书籍和手稿被标价在3000元至1万元,最高标价近30万元。
这是程雪清等寻亲志愿者承担不起的。程雪清2008年前后生意破产,2012年才靠摆手机贴膜摊让生活有了起色。家中有一儿一女,生活仍有压力。
虽然有不少热心人士会向孙嘉怿的账户中转账支持烈士寻亲活动,但孙嘉怿都悉数退回了。“用烈士的名义募资,我实在过不了心里这一关。”作为志愿活动发起人,孙嘉怿会参与一些志愿服务项目比赛,如果获得了奖金,就全部注入烈士寻亲的活动中。
距离
徐志辉的故事也带来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怀化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上门慰问烈属,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此外,还有烈士寻亲志愿者找到徐志辉表示,他们都是志愿军的后代,计划去韩国江原道寻找田春山烈士的遗骸。
烈士寻亲的活动感召着一些人,也让年轻人和烈士的距离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