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门口的巨型“树德里”咖啡杯、店内一半复古一半现代的装饰,确实能满足“打卡”所需;但消费者更关注咖啡馆里的各种故事:定价18.40元的黑咖啡“至暗时刻”,指的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那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标价19.21元的“觉醒年代”咖啡,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寓意百年前中国有志之士和热血青年对真理的追求;受欢迎的还有“德先生钟意的南橙拿铁”和“赛先生喜爱的北栗拿铁”,“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的形象称呼,“南橙”“北栗”则是“南陈北李”的谐音,寓意陈独秀与李大钊相约建党……消费者往往听完介绍后,才决定选哪一杯。
于是,店员每天要重复很多遍产品介绍,却毫不厌倦,“这是纪念馆外的爱国教育”。让他们欣慰的是,很多消费者在咖啡馆挂着的相框前驻足。相框里有馆藏文物的复制品,有的讲述了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如何把咖啡馆这一特殊的社交场所变成党突破白色恐怖、开展革命斗争的战场,有的记录了革命歌曲曲谱……李华平注意到,有家长特意带孩子来看这些照片,讲述不同咖啡和饮料背后的故事,“这促使我们在做产品研发时,会认真考虑它们的承载意义。”
同样认为消费者不仅仅为“网红经济”买单的,还有报亭咖啡。小店在山东中路汉口路转角处,单门面,旁边就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的《申报》编辑部旧址。店长陈倪雯解释,叫“报亭咖啡”不只因为比邻编辑部旧址,而是很多消费者对近代报刊史及报刊所记录的社会热点感兴趣,所以店里的产品大多与此有关:
一杯“墨芝拿铁”含有浓缩咖啡、食用竹炭粉、黑芝麻、鲜牛奶等,似墨汁般浓稠,代表《申报》厚重的历史;添加茉莉花、黄皮汁、乌龙茶等的季节特调美式,是为1874年上海第一份国人所办的中文日报《汇报》设计,体现它开启民智、净化风俗的办报理念……
围绕今年咖啡文化周,小店设计了一款含有杨梅酱的“阳没”拿铁,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早日结束。“咖啡文化不仅是一杯杯咖啡,更是咖啡背后的故事。”陈倪雯说。
咖啡文化的主角只有咖啡?
“从数据看,自上海咖啡文化周启幕以来,不仅小店受益,连锁咖啡品牌的成交数据也很可观,这对扩大上海品牌的影响力有帮助。”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说,自8月4日起,平台上多个咖啡品牌销量环比上升明显;在8月5日免单活动中,挪瓦咖啡、Seesaw咖啡、M Stand等上海本土咖啡品牌更是表现优异,如挪瓦咖啡订单量环比前一日增加31%。通过咖啡文化周推动,很多人认识了这些上海培育出的新品牌。
挪瓦品牌负责人同意这一观点,“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咖啡文化独树一帜。上海有较好的咖啡文化传承,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都喜欢咖啡,使得咖啡成为一个可以壮大的产业。同时,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很高,饮用咖啡的场景多样,这就使得国际连锁咖啡品牌能在上海扎根,新兴品牌愿从上海起步。可以看到,中国这几年诞生的精品连锁咖啡品牌基本都在上海。”
从这个角度看,咖啡文化的主角并不只有咖啡,更有上海支持各种主体良性发展的城市魅力。
两年前,来自意大利的咖啡品牌Lavazza拉瓦萨将意大利之外的第一家咖啡旗舰店落子上海,正是看中上海的咖啡文化。两年过去了,拉瓦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研发了不少定制产品,门店数量也稳步扩张。在今年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拉瓦萨又为中国市场定制了一款拼配咖啡豆“罗马·花之广场”,还带来了以这款拼配豆为基底的新品“水牛乳清甜拿铁”和“山楂气泡美式”。
拉瓦萨西岸凤巢店的店员说,上海咖啡文化周是对咖啡行业从业者的鼓励,也是展示城市活力的舞台。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推动更多消费者走进咖啡馆,使得拉瓦萨能充分展示自己所营造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我们用新品表示对消费者的诚意,消费者也回报了热情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