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杯咖啡吗?”
美好的一天就这么开启了……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忘了该如何停下脚步看本书、品杯咖啡,享受难得的慢时光。一杯开启工作日的咖啡,或许就是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烟火。
在中国,估计没有哪座城市会比上海更具咖啡香气了,咖啡文化在上海蓬勃发展,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城市气韵与上海独特的城市精神品格,更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感受海派文化、城市温度和品质生活的重要窗口。
咖啡香里有书香
漫步黄浦,细品“书香遇咖香”的多元文化体验。
8月4日至18日,作为第二届上海咖啡文化周的系列活动之一,黄浦区依托区域内特色书店众多,阅读氛围浓郁的特点,发掘坐落在书店内的咖啡业态,举办“阅读黄浦啡尝滋味”主题活动,营造黄浦区域内书香与咖啡香相融合的街区文化气息。
“阅读黄浦·啡尝滋味”共有十家书店参与,分别是:思南书局、思南书局·诗歌店、朵云书院·戏剧店、唐宁书店、读者外滩旗舰店、艺术书坊、二酉书店、百新书局、光海书局、泰戈尔阅读角。
这十家书店各具风格,主题各异,特色鲜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书香中佐以一缕咖啡香,能让爱书爱咖啡的读者、消费者,完美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一间书店,一抹阳光,
一杯咖啡,一本好书,
当瞬间的美好照进心灵,
亦可慰藉片刻人生。
咖啡其实是一门“苦”生意
当书店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销售图书的地方,且属性变得越来越多元之际,咖啡与书一样,不断融入城市商业空间,为空间赋能,为消费提供便利。
对于书店的读者们来说,“咖啡”已经不仅仅是一杯解渴的饮品那么简单——在这里既可品一品咖啡,又可以一览好书——是适合与友人促膝长谈的地方。
上海最早设有咖啡座的书店可以追溯到1930年,据考证,当时位于老西门中华路1420号的西门书店附设了咖啡座。这个咖啡座的“火车座”是从四川北路已经关闭的一个文艺茶座中借来的,书店还将从东北一家书店的主人那里获得的十多幅俄罗斯文学家的肖像悬挂在墙上,并装上了“西门咖啡”四字的霓虹灯招牌。
西门书店于1929年10月开设,曾编印《出版月刊》,仅仅存在半年左右。
于上海而言,咖啡已经跳脱出了单一的经济指征,烙上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印记,成为人与人、情感与情感、文化与文化的链接和枢纽。
呼唤更多人都进实体书店
随着实体书店渐成引领市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公共空间,在咖啡爱好者与阅读爱好者群体的双向导流下,附带咖啡属性的书店,正不断成为城市日常的必要休闲选项。